路歸途 作品

第179章 功成首輔16


    這下蘇佳渝是臉紅了,可還是小聲說:“還是走吧,不好多等了。”



    大傢伙便笑,可都順著蘇佳渝,去前頭接侯家人了。這黎府大門敞開了,侯家人就在外等候,臉上皆是帶笑,往來的百姓瞧見了,湊過來看熱鬧,侯家人還給發喜錢。



    不多,就一文錢。



    可這是免費得的,自是高興,瞧熱鬧的嘴上頓時一連串的吉利話,說完了腳底抹油跑的飛快,快去給家裡其他人說說,黎家侯家要定親有喜事,如今侯家在黎府門口等著,發喜錢呢,快去瞧熱鬧領錢吧。



    要是去晚了,人進去了,那就沒了。



    “不急不急,哪有那般的早。”



    “快了那也要半個時辰,來得及。”



    “這侯家可跑的真快來的真早。”



    “能不早嗎?娶的可是黎府的哥兒。”



    有人聽聞便嘀咕:“什麼黎府哥兒,我可聽說了,就是和黎老闆沾了些親戚關係,還是遠著嘞,不是什麼正經少爺哥兒。”



    “你管人家如何,反正我看黎府挺上心的,門前還貼著喜字呢。”



    “走不走?不走我走了,還要拿喜錢。”



    “我說不必趕,侯家攀上黎府,這黎老闆親戚哥兒肯定要多抻一抻。”



    說嘴聊天湊熱鬧的,有人不急,就一文錢,有人是腳下生風跑的快,結果趕到了跟前,就只看黎府人出來了,頓時傻了眼。



    “這般快?侯家等了多久?”



    “不知道,反正沒多大功夫,蘇小哥兒就出來了。”



    “顧大人黎老闆也出來了,還是看重這位親戚的。”



    喜錢自是拿不到了,可沒成想黎府迎人進去了,黎府的下人出來散了喜錢,也不多,一文錢,但還有一些糕點喜餅,人人都有,散完了便回府了。這些人沒白來瞧熱鬧,至於嘀咕的來晚了,只有空跑一趟。



    黎府裡,迎人去前院正院辦喜事。



    侯家帶的定親禮:一對大雁、兩節蓮藕、三罈好酒、四盒酥糖、五樣肉――豬肉、羊肉、鴨肉、雞肉、魚肉;六樣首飾禮――手鐲、髮簪、長命鎖、鈴鐺、耳釘、扳指。其中有銀的有翡翠的,都是質地好做工好水頭足的。



    可見侯家的用心了。



    東西擺在前院刷洗過的石板上,不急著念禮,先吃飯,招待客人用早飯,這裡早飯是五穀燜飯,配著茶點,寓意以後兩人五穀不缺。



    吃飯時間也是等客人到。



    沒辦法侯家來的太早了,蘇佳渝也出去太早了,於是這趕節奏似得,陳夫人即便是上了心,早早過來,一看情況,不由笑說:“我說我來得早了,沒成想還是晚了。”



    “不晚,正合適,倆年輕人心裡急。”黎週週打趣。



    侯母先半福向陳夫人行禮,陳夫人忙扶起,說:“今日是妹子你的喜事,我也算是半個親家了,我家老陳同小顧是兄弟。”



    “這是。”黎週週點頭笑道,是給侯母抬面子。



    侯母就不那般拘束,知道親家好意,言笑說:“老三一大早天還沒亮就急巴巴的,他從小就是個穩重性子,我這當孃的還是第一次見這般急躁。”



    “有這麼個好夫郎,換我是男兒郎了,我也急。”陳夫人打趣。



    說話引到了正廳坐下喝茶談笑,陳夫人一瞧,“怎麼不見梁夫人?”



    “可能晚一些。”



    人沒到那就不提了,說起旁的了。只是侯家一聽,新上任的梁大人家眷也來做客觀禮,黎家還真是抬蘇小哥兒,當即又是看重幾分。



    梁夫人之所以來晚了,那是給梁大娘找合腳的鞋子,結果沒找出一雙來,全都是小,她怕耽誤了,讓下人去街上買現成的,可這般早怕是鋪子也沒開門。



    幸好梁府有下人是昭州的,說:“我知道一地,是黎府的買賣,專門賣女郎哥兒的東西,肯定能找到,也不遠,跑過去定是開門了。”



    “那快去,趕著馬車過去。”梁夫人倒是想過不帶大娘去,她一人去,這不就省時間了嘛,可昨個兒宴席上,顧夫人同陳夫人才說完穿小鞋的話,便思量一下還是決定帶大娘去,讓兩人瞧瞧看看。



    怕是婆母也是這意思,所以昨晚都快歇了派人來傳話,讓她帶大娘去,推辭身子不爽利不去了。這是婆母丟了臉面不想去,讓她去。



    梁夫人倒是不怕落面子,顧夫人陳夫人都是相公上峰夫人,她行禮奉承都是應該的。



    “阿孃,今日不穿那些鞋子了嗎?”梁大娘坐在床上問阿孃。



    梁夫人說:“不穿了,你要是喜愛,回頭咱們在家自己偷偷穿?”



    梁大娘嚇得搖頭跟撥浪鼓似得,軟了聲說:“阿孃,我不想穿那些小鞋子了,我站一會就腳疼站不穩――”



    “站不穩了走起路來才婷婷嫋嫋的。”梁夫人說完想到昨日陳夫人所說,纏了腳那壞了腳站不穩,歹人來了跑都跑不了。



    自然,他們家這門戶,大娘出入自有下人跟著。



    可萬一呢?



    昨日聽,好像南郡也在打仗,就在離昭州不遠的忻州。梁夫人不敢想,她是沒裹足,生下大娘後,婆母不甚喜愛,幸而後來得了二郎,婆母就說大娘這腳大了些,再長大了,以後不好嫁人家……



    也不是纏足,就是穿穿小一些的鞋子,趁著大娘還小,縮一縮。梁夫人稀裡糊塗的就應上,婆母說話,她做兒媳的自是孝順,順從。



    “阿孃我不想什麼婷婷嫋嫋,我想蹴鞠踢球,我想跑著玩。”梁大娘把襪子脫了,一雙腳給母親看,“我的腳難看死了。”



    梁夫人一瞧,女兒的十隻腳趾頭往裡抓,蜷縮著,伸展不開。



    她腦子就糊塗了,過去穿小鞋是不是害了大娘啊?



    “那以後不穿了?”梁夫人說的氣不直,因為她不知道婆母以後還讓不讓大娘穿,但此刻摸了下大娘的腳趾,見大娘腳指甲是白的,巴巴怯生生的看著她,不由便說:“那就不穿了。”



    這次語氣要肯定許多。



    鞋子買回來了,下人會辦事,買的多,說是七歲女郎大小的鞋子,什麼大小都買了,回來梁大娘一一試了,明明有一雙正合適,可梁大娘就是挑了一雙略大的,走起來還有些掉。



    她說:“這雙好,正合適,我穿這個。”



    也就是這遭,後來梁大娘就喜歡穿大一些的鞋子,喜歡腳在裡頭晃盪的感覺,想著那日她阿孃帶她去黎府做客看戲,她穿著幼娘阿姐的一雙大鞋子,坐在那兒,裙襬遮掩下,偷偷的,鞋子晃出去一些。



    自由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