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碩莫薯 作品

第1193章 太上皇的局

    這一刻,昌承恪在楚擎眼中,變成了一個可憐人。

    昌承恪在潿江是賢王,可在天下人眼裡,卻又是反王。

    他想當皇帝,怎麼能不想,身負昌家血脈的,有幾個沒想過當皇帝,可昌承恪更希望,這江山,是昌家的江山。

    國朝,不敢說是蒸蒸日上,至少如今出現了很多轉機,漸漸都走回了正軌,世家和朝臣,也慢慢在沒一戶口本和接受改革兩個選項中認識到了哪個才是正確選擇。

    可國家慢慢變好了了,這些在昌承恪眼裡,又算是什麼?

    他為了當這後手,成了天下人眼中的反王,逆賊,早晚要造反的逆賊。

    那麼如果昌朝恢復往日榮光,開創大昌盛世,昌承恪,還有機會為自己正名嗎?

    不,從他決定成為昌家後手的那一刻起,他就失去了為自己正名的機會。

    楚擎相信,昌承恪既想當皇帝,也希望國朝更好,後者,優先於前者,因為他“出賣”了邴韜。

    換正常思維,如果昌承恪認為當皇帝優先於國朝穩定,那麼憑著他的能力想要離開京中,輕而易舉,因為黃老四所謂的軟禁,不過就是對外人做戲罷了。

    可以離京的昌承恪,回潿江,與邴韜匯合,他有人脈和錢糧,邴韜有兵,不是不能博一下?

    答案是肯定的,如果昌承恪真的想造反,他不會出賣邴韜,不會留在京中。

    可昌承恪沒有這麼做,而是提前跑到了京中,不但擔憂北關邊軍,也擔憂南關。

    從這一點上來看,昌承恪更加在乎江山,而不是誰坐江山。

    這也是楚擎一直想不通的事。

    第二次八龍奪嫡,昌承恪輸是輸在陶若琳的手上,是被陶若琳給陰了,可論政治智慧,拉攏世家的手段等等,遠勝於黃老四,八龍奪嫡初期,昌承恪就是種子選手,幾乎獲得了所有朝臣的支持。

    楚擎甚至想過,如果自己是太上皇的話,拋開私人感情,那麼自己會選昌承恪作為繼承人。

    因為昌承恪將封地治理的太好了,以他的封地為中心,附近各州府富得流油,世家也是最少的,只留下了幾個如斐家這種有用的世家,其他世家和那些什麼貪官汙吏,早就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