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溪笛曉 作品

第293章 第 293 章




    他出身十分尋常,讀書遠不如唐寅幾人多,平日裡把心思都放在鑽研畫技上。



    聽到文哥兒這出身、這學問、這名氣,他心裡頗有些羨慕。



    好在他是個挺知足的人,旁人累死累活不一定能養家餬口,他能憑畫技養活全家已經很不錯了,何況他本身也極喜歡作畫。



    文哥兒對於出現在唐寅他們身邊的新面孔也很感興趣,兩邊一聊才知道這是個“行家”。



    按照文藝界的分法,職業選手可以稱為“行家”,不靠這個為生、跨行過來玩耍的就叫“利家”。



    像蘇軾他們這種純畫著玩的文人跨行作畫,一般就被稱為“利家”。



    只不過“利家”這稱呼一開始是用來嘲諷蘇軾他們“全是文人意趣,毫無繪畫技巧”而已,到後來元朝文人大多沒啥出頭機會,只能寄情山水、作畫寫曲,文人畫大量湧入畫壇,才演變出“行家匠氣不雅,利家士氣能高”的說法。



    你技巧高,你匠氣!



    我們文人畫才是最牛逼的!



    像文徵明這樣本業是科舉出仕,副業才學學書畫的,就屬於傳說中的“利家”了。



    大概是由於他和沈周師徒倆都很有天賦,且都非常長壽(活到區區八十好幾),平日裡有的是時間琢磨繪畫技巧,所以哪怕他們不是靠賣畫為生的職業畫手,畫技也達到了行家水平!



    看看人家,畫著玩都能遠超無數職業選手,在繪畫史上留下自己的姓名!



    所以,不管想幹哪一行,都必須要活久點!



    文哥兒對周臣這位職業畫手還是很感興趣的,見周臣是揹著個書簍上山的,湊到邊上探頭探腦:“你隨身帶著筆墨紙硯嗎?是不是還有你畫好的畫?”



    周臣道:“有時候有想法了,怕回去後會忘記,一般會就近找個地方畫個草樣。”



    他打開書簍把自己今天的草稿拿給文哥兒看,裡頭是好幾張乞兒圖,有老有少,神態各異,只是一個兩個都衣衫襤褸、神色木然,隔著紙張都能看出他們過著什麼日子。偶有還能賣藝討錢的,眉目間也難掩悽苦。



    哪怕只是草稿,文哥兒也備受震動。



    因為周臣把他們每個人都畫得瘦骨嶙峋、情態可憐。



    文哥兒肅然起敬:“旁人都愛畫仕女圖,像您這樣的倒是少見。”



    周臣道:“我也是偶然生出這麼個念頭來,才特意出來走走看看。”他一個沒什麼名氣的普通畫師,把這些人畫下來也不過是鍛鍊一下畫技而已。



    文哥兒道:“若是您手頭有畫好的,可否賣我幾幅,我帶回去給太子殿下瞧瞧!”



    周臣一聽是給太子殿下帶的,忙說道:“不過是閒暇習作罷了,哪裡要你掏錢買?你住哪兒?我回頭讓人給你送去。”



    文哥兒不是拘泥之人,見周臣生活不像太困窘的,便也沒有非要給錢。他爽快說道:“我老師是匏庵先生,剛歸家守制。我是隨老師回來的,目前暫住在長州東莊。”



    周臣一聽是吳寬的學生,更慶幸自己沒收錢,吳寬可是和他老師陳季昭頗有交情的前輩,他真收了這錢哪還好意思到東莊去?



    周臣立刻道:“匏庵先生與我老師也算舊交,我到時親自給你送去,順便拜訪一下匏庵先生。”



    兩邊就這麼說好了,又約好一起登虎丘看塔吃齋飯去。



    待到吃好玩好下山時,一行人便分開了,唐寅、張靈、周臣他們走閶門方向,文哥兒和文徵明他們則走長州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