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溪笛曉 作品

第496章 第 496 章

 隨著翰林院的前輩們升到別的位置上去了,翰林院裡幹活的大多都是被王守文禍害過的庶吉士或者小夥伴,聊起這件事來情況大家都熱情地提出自己的建議,準備齊心協力向後世學子揭露王守文的可怕面目。

 楊慎很是認真地把他們的想法都記了下來,絕對不遺漏任何一個角度。

 既然想讓這套書流傳到後世,大夥討論完以後都卯足勁開始琢磨怎麼把這本書修好。

 平日裡透著一股閒散味道的翰林院頓時忙得熱火朝天。

 有個在翰林院裡幹雜活的老蒼頭投餵完錦鯉後瞧見這樣的情況,忍不住在心裡感慨:小王學士一回京,感覺到處都熱鬧起來了,尤其是他們翰林院。

 另一邊,王守文已經來到離翰林院不遠的吏部衙署。六部衙署與翰林院都是外衙,走幾步路就到了,完全不妨礙他到處禍害人。

 王守文先去找頂頭上司劉大夏報道。

 劉大夏不是什麼陌生人,他和李東陽是同鄉,都是湖廣那邊的,過去王守文去李東陽家吃吃喝喝的時候便與劉大夏接觸過。

 聽說當年劉大夏是堅定反對海運的,憲宗皇帝想要海船圖紙的時候他還藏了起來,揚言說如果朝廷要勞民傷財學太宗皇帝搞什麼下西洋他還不如一把火把那些圖紙全燒了。

 才剛入六部不久就敢幹出這樣的事,劉大夏的頭不可謂不鐵。

 現在東宮支持海運和海貿,力排眾議讓朝廷開了海禁,王守文這幾年還在廣東打造了幾個沿海商埠。

 不過內閣對此意見不大,劉大夏他們也沒說什麼,畢竟沒怎麼花國庫的錢,也沒讓各地怨聲載道,問題不大。

 王守文以前便聽說過劉大夏的頭鐵事蹟,但當時他們也沒什麼直接接觸,所以沒太都放在心上。可現在不一樣,現在他們是上下級關係,王守文便先來摸摸劉大夏的底。

 劉大夏知道王守文是謝遷塞進來的,表現得倒是很和氣。

 別的不說,光看王守文是李東陽學生這一點他就不會太排斥他執掌文選司。

 只是王守文到底還太年輕了,劉大夏怕他初到吏部很多事處理不來,便親自給他指點了一些注意事項,並讓他如果有猶豫不決的事可以直接來請教他。

 一看這態度,王守文就放心了。

 劉大夏也是自己人來著,不慌!

 王守文馬上就放心地到文選司走馬上任,捋起袖子開幹。

 他一直忙活到臨近中午,就見高忠又過來了,說是太子殿下召他去東宮用午膳,最好能回家一趟把修哥兒也捎過去,太子想見見修哥兒,再讓他和小皇孫認識認識。

 既然是太子的宣召,王守文自然沒有拒絕,光明正大地在上班時間溜達回家找自家崽去東宮蹭吃蹭喝。

 王守文前腳剛走,忙碌了一早上的文選司諸官就忍不住邊聚在一起吃工作餐邊議論起他們這位新上官來。

 還以為這位小王學士外放到廣東這麼多年,與東宮那邊恐怕會生疏了,沒想到才一回京就調任文選司不說,太子待他也依然這麼親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