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抄書

    六、

    謝長月聽著熟悉的嗓音, 抬起頭一看:“夫君。”

    顧思遠見人這般笑臉,心情也不自覺快活起來,伸出手朝人遞過去:“回家了。”

    “嗯。”謝長月狠狠一點頭。

    他拉著顧思遠的大手就要站起來, 想到什麼, 又趕緊彎下腰, 拿起石塊把地上的字給擦去。

    夫君的名字待會可不能被人踩了。

    顧思遠看著寫了滿地的顧揚,這就是全心全意被人愛著的感覺。

    待人站起來後, 他從揹簍裡拿出個油紙包遞過去:“給你。”

    謝長月一看這包裝, 便知道里面是糕點。

    他頓時笑出一口整齊的小白牙:“夫君, 這是你特地給我帶的!”

    顧思遠輕咳一聲, 慣常冷淡著臉道:“剛好路過寶香齋。”

    “我知道的!”謝長月嗓音清亮。

    嘿嘿, 若不是夫君去縣城後, 還念著他想著他, 又怎麼會想到給他帶糕點呢?

    他以前在伯府的時候, 沈家條件那麼好, 沈二爺也每日都出門,但卻幾乎沒見過他想起要帶什麼給夫人呢……

    謝長月一手拎著糕點,一手緊緊抱住自家夫君的胳膊。

    “夫君,不是說書院酉時才放課嗎?怎麼回來地這麼快,是不是因為想我了,特意走得快了許多……”

    顧思遠輕輕咳了一聲, 卻沒有反駁。

    “我就知道,我在家也很想夫君。”謝長月興奮地笑了起來, 清脆又得意的話音,彌散在清風中。

    兩人相攜著往家裡走去,背影被黃昏夕陽拉得老長,幾乎合為一體。

    進了家門後, 謝長月便放開了顧思遠,嘚瑟地跟顧青青、還有木夏顯擺夫君給他帶的糕點,然後就成功被分了大半出去。

    最後,他只能提著薄了好幾層的油紙包,鼓著臉回房間藏了起來。

    顧思遠捏捏他的臉:“明天還給你帶。”

    謝長月搖頭:“不要了。”

    他知道糕點不是便宜東西,現在又不是在伯府了,哪能天天都吃?

    顧思遠垂眸暗道:書是要讀的,錢也是要掙得。

    第二日,顧思遠起得比昨日更早一些。

    醒來時,謝長月還在他懷裡睡得臉蛋通紅。

    他依然一路慢跑著去了縣城,不過,卻沒有第一時間進書院,而是在一家文房四寶店口停了下來,這是書市街風評最好的店鋪,也是原身最常來的。

    “是……顧郎君?”那書鋪宋掌櫃看見他,愣了片刻才問道。

    顧思遠身材高大,相貌也好,站在人群裡都高出一個頭,很容易給人留下印象,更何況掌櫃的迎來送往做生意,記性比常人也更好些。

    只是,在他印象中,這位郎君往常有些陰鬱沉默,並非這般氣勢驚人。

    顧思遠拱手:“宋掌櫃好。”

    宋掌櫃也恢復慣常笑意:“郎君今日來,需要些什麼?”

    顧思遠開門見山:“需得買些紙張,還有,也想問一下掌櫃可有抄書之類的活計?”

    宋掌櫃頓了頓。

    抄書是家貧學子補貼生計的方式,看似簡單,實際做起來頗費精神,不可錯漏、不可塗改、字字都需得端正工整。

    寒窗十年,讀書學習時間都不夠,若非逼於無奈,也沒幾個書生願意來做這個活計。

    他打量顧思遠幾眼,正了面色,抽出一張紙來:“郎君需得寫幾個字,予我看看。”

    顧思遠自然知道這掌櫃地在試他深淺,半點也不藏私,提筆蘸墨,他落字速度極快,但字體個個工整端正,不過片刻,便寫滿了半頁紙。

    宋掌櫃震驚至極。

    “郎君這樣的字,就算說不上一字千金,卻也難得一見,抄書豈不辱沒了?”

    顧思遠輕笑:“千金……來日或有機會,此時還是賺些黃白之物要緊。”

    宋掌櫃從這言談間聽出無比自信和傲氣,他不再多說,轉身從書架上取出了一本硬皮包裝的精緻書籍。

    “這時新近來的《書經大全》,一共九卷,一卷便要十兩銀子,郎君抄完一卷的話,我給你二兩銀子。”

    顧思遠拿起《書經大全》看了幾眼,不由失笑。

    這就是古代版的精題衝刺和考研答題範文。

    四書五經浩如煙海,想要全部背下並理解論賞,何等艱難。

    於是,便有人整理了其中最為關鍵,被名士大儒們集註通釋過的篇章,並且將其化成一個個固定的高分書寫模板。

    平日,學子們便選取好自己要的模板,反覆試驗作文,等上考場之後,就對著主題往裡套即可。

    本朝曾有大儒嚴厲批評過這種風氣,認為是學無根底、空中樓閣。

    不過,耐不過這法子著實便宜省力,雖難以取得高名次,但比那些無奈死讀苦記的,又取巧高明瞭許多。

    因此,這大全反而越賣越貴了。

    顧思遠留下了些許押金,帶著這本珍貴的《書經大全》走進了書院。

    課室裡還是如早日一般,只有幾道人影,都在搖頭晃腦地背書。

    顧思遠放下書筐,便捧著昨晚寫好的策論,去了陳夫子的房間。

    門是大開著的,裡面除了陳夫子外,還另有一中年、一少年人在,看中年人身邊放置的禮品,應該是帶著少年過來拜師的。

    陳夫子身邊的小童正在泡茶,看顧思遠過來,在夫子的示意下,還特意分了一杯給他。

    陳夫子對著那中年人,摸了摸鬍子道:“王公,這便是吾門下最得意的弟子。”

    這話說畢,那兩人都移了目光過來。

    中年人打量顧思遠,見他相貌堂堂、氣質冷峻,面對讚揚或審視皆是不卑不亢,深深點了點頭:“得陳兄如此看中,果非一般人,”

    聞言,顧思遠微微頷首,依舊不聲不響。

    接下來,陳夫子便又和中年人說回了正事,果然是關於教育那少年的。

    而從對話中,顧思遠也得知,這中年人並非少年父親,而是其十三叔,論資排輩到了十三,真是一個大家族。

    片刻後,那中年人又客氣了幾句,同時頗為煩惱地訓了那少年幾句,便言家中事忙,要起身離開了。

    陳夫子帶著顧思遠起身,欲要送他出了書院大門,卻在院中被推辭了回來。

    回來重新後,陳夫子向顧思遠介紹:“顧揚,這是你之新進同窗,姓王,單名一個旭字,與你一般,明年二月也要下場。”

    姓王?

    顧思遠想到剛剛那中年人頗有氣勢,夫子對其也十分客氣。

    而他們武清縣永安鎮便有一鼎鼎有名的大族王氏,代代以詩書傳家,族中出過翰林、出過尚書、出過封疆大吏。

    而這一輩,更有一王氏姑娘在宮裡頗為受寵,不僅被封做貴妃,還生下了陛下唯三的成年皇子。

    當然,王家這些真正的大人物都是常年居住在京城,留在永安鎮祖宅的只是靠姓氏廕庇的普通族人,平日頂多管理著祭祖等事宜,但對普通百姓來說,已然是難以企及的龐然大物。

    而顧思遠之所以對王家瞭解的這般清楚,便是因為原故事情節中,導致深情男三-也就是他大堂兄顧振死亡的那場逼宮叛亂的發起者吳王,正是王家貴妃生的那位五皇子。

    顧思遠腦子裡轉了一圈,面上依舊不動聲色道:“王兄有禮。”

    這少年王旭看著很有些桀驁不馴之氣,但實際上教養不錯,聞言,對著顧思遠也客氣道:“顧兄有禮。”

    互相見過禮,陳夫子便讓兩人坐在了一旁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