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系之狼 作品

第249章 不類父!

    太后為什麼問這件事?大賢也不傻,立刻就明白了太后的想法。

    浮丘伯即刻起身,告訴太后:宋宣公在逝世的時候,孩子們還小,因此傳位於弟弟,這是符合道義的行為,而宋穆公後來又將自己的位置傳給了猶子,這是報答恩情的行為。

    對比浮丘伯的積極,其餘大賢們就顯得很不安了,他們不敢明面上反對太后,都只是將事情放在宋宣公的身上,以宋的滅亡為例,勸說太后放棄這個瘋狂的想法。

    兄終弟及這件事,也是老宋國的傳統了。

    張恢為劉長講述著那激烈的辯論場面,他的口才很是了得,幾番話,就讓劉長依稀看到了那場激烈的辯論,眾人分成了兩派,瘋狂的舉例,各種典故層出不窮,互相攻擊....

    劉長光是聽著都有些激動,“哎呀!寡人要是在就好了,寡人最喜歡看別人打架!”

    “那你呢?你也參與了這次辯論?又為何得罪了太后?”

    張恢認真的看著劉長,“臣反駁了幾句,太后便將我驅趕了出去。”

    “那你說了什麼?”

    “臣說:當初宋宣公立弟,是因為他要死了,他死的時候,孩子都小,也沒有表現出什麼才能來,所以立他的弟弟...如今天子年輕力壯,沒有到那個時候,這個時候要立唐王為儲,實在是不符合道義!”

    劉長目瞪口呆,他再次打量著面前的張恢。

    “你可以啊,這話都敢說...只是驅逐你都算是輕的,沒請你飲酒都算阿母她仁慈!”

    張恢笑了笑,“臣只是不願說謊而已。”

    “那你是真的覺得我不能做儲君?你來找我,便說要勸說我放棄儲君的位置嗎?”

    “不,我覺得,大王應當為天子。”

    劉長這下就不能理解了,“你既是站在我這邊的,那又為何要公然反駁阿母呢?”

    “大王!”

    “古往今來,就不曾有過大漢這樣的龐大之國,不曾有過如今這般的天下,大漢乃是為天下先!既然是為天下先,就不該去以從前為例,而是應當為後來立下規矩,天下之臣,皆由廟堂而出,這難道也是能從古代找到先例的嗎?”

    “太后為人聰慧,奈何,如今也年邁了,很多事情反而看不清了。”

    “不過,這也是能理解的,年老而力竭,無神而靈衰。”

    “你還真是敢說啊...當著我的面說阿母,你就不怕我烹了你嗎?”

    “不怕,大王乃賢明之君,不會因為這點過錯便殺人。”

    劉長遲疑了片刻,“那你的意思,是要開闢一個前所未有的先例?”

    “是一個能穩定局面的先例,可以作為後世效仿的先例,就比如當今太后,我料定,日後的天下,定然會有個政策,令後宮不得幹...唔...”

    劉長卻堵住了他的嘴,“你就這麼急著要去死是吧?!”

    劉長平日裡也是個散漫的,不拘小節的,可是面前這廝,真的有點嚇到他了,這頭也太鐵了,就說晁錯怎麼那麼頭鐵呢,原來是有個好老師啊,什麼都敢說,晁錯張不疑那種鐵頭娃在這人面前都顯得那麼拘束,怯弱。

    劉長鬆開了手,張恢笑著說道:“大王可要聽聽臣的想法?”

    “行,跟我去內屋再說!”

    兩人面向而坐,劉長看著他,“好了,這裡沒有別人,你說吧。”

    “太后所看到的,只是如今的大漢,臣所看到的,卻是未來的大漢...太后為何想要立您為皇帝呢?是因為她不喜當今陛下,認定其無能,當今的陛下真的很無能嗎?其實不然,只是因為不曾達到太后的預期,故而如此。”

    “而陛下的幾個孩子,與太后不親,曹皇后為人強勢,能輔佐陛下,可是太后還在,她無處發揮,兩人便有了矛盾。”

    “讓大王來繼承大統,則太后可以保全其宗族,大王可安內之群臣,抵禦外之強敵,陛下並非強健,其子也並非賢明,大王的兒子安,雖然年幼,卻已經有了賢名,遠遠超過陛下的孩子。”

    張恢解釋了許久,說的劉長都有些犯困。

    “可若是如此推行,還藉著宋宣公之名,那日後的天下,就會效仿,太后可以隨意安排儲君的人選,皇帝們會忌憚自己的仲父,自己的兄弟,費盡心思的想要殺死他們...如此,大漢定然大亂。”

    “臣所想要制定的先例,是這樣的....首先,在太后之後,後宮就不得干政,太后移與長樂宮,皇后主內,政務當由天子全權負責!”

    “您也不能直接立為皇太弟,若是陛下逝世的時候,他的兒子沒有立冠,沒有表現出什麼才能來,則由宗室推舉一位德高望重者來登基!”

    “你前來拜見寡人,解釋了那麼久,最後就給我說這個?就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