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湖心鎮建軍

    “血淋淋的教訓啊!同志們……啊不,我是說先生們。”格萊曼仰天長嘆,一副痛心疾首的樣子,“上一次的失敗就是血淋淋的教訓啊!”

    騎士們更加慚愧了,老伯爵的死讓他們心頭始終有一片陰影;

    “所以我決定,這一次招募的新兵由本領主親自督導訓練!”格萊曼借勢發揮。

    “是!領主大人!”雖然對格萊曼對軍事方面懂多少抱有很大懷疑,但是閱兵隊伍的丟臉表現讓騎士們鼓不起勇氣提出反對意見。

    就這樣又過了一週,徵兵結束了,總計增募了315名新兵。格萊曼決定仿照穿越前的地球軍隊,對軍隊進行整編,他召開會議,向騎士們宣佈了自己的整編計劃。

    格萊曼將軍隊設置為團、營、連、排、班五級編制,最基礎的班級在一般狀態下為10人,設正副班長,按照三三制的原則,一個排下轄三個班,設排部和正副排長,一個連下轄三個排和一個炊事班,設連部和正副連長,一個營下轄三個連,設營部和正副營長,一個團下轄三個營,設團部和正副團長。

    與編制相對應的,格萊曼又山寨了前世的軍銜制度,按照現在的編制,設置士兵兩級(列兵,上等兵),士官三級(下士,中士,上士),尉官三級(少尉,中尉,上尉),校官三級(少校,中校,上校),同時規定了各級軍銜與職務的對應關係。

    他還規定了特殊情況下——比如指揮官因負傷或犧牲無法指揮隊伍時——指揮權的轉交順序,優先按照職務高低進行轉移,其次按照軍銜高低進行轉移,最後按照軍齡長短進行轉移,以一個連為例子,在戰場上一旦出現連長傷亡無法指揮戰鬥的情況,由副連長接替指揮,如果副連長也出了意外,由排長們按照軍銜的高低依次接替整個連隊的指揮權,如果排長們軍銜都一致,就按照他們的軍齡長短進行排序,其他編制單位以此類推。

    騎士們被這些複雜的稱呼搞的有些頭暈,有人建議將軍銜直接設置列兵、士官、尉官、校官四級就可,每一級內部就不要再細分了,理由是現在領地的軍隊只有區區幾百人,但被格萊曼駁回了,他解釋道:“雖然我們的軍隊規模還很小,但無論如何都要先把架子搭起來,這樣在以後遇到更嚴重的突發狀況時,擴充起來就很便利了。”

    “真是一幫鼠目寸光的的傢伙,”格萊曼暗自腹誹:“我還沒把師、軍、集團軍、將官、元帥這些名稱搬出來呢!”

    之所以現在沒提出更大規模的編制和更高一級的軍銜,一方面確實現在的部隊規模太小,另一個方面他也不怎麼敢,按照現在最大的團級編制,如果滿員的話也得有一千多人了,對於一個偏遠地區的伯爵領而言,這是一支相當可觀的軍事力量了,要是再提出上萬人規模的師級編制和更大規模的軍級編制,被有心人傳出去的話,搞不好就是一頂意圖謀反的大帽子扣下來,要知道王都的一個騎士團才一萬多人,你一個鄉下領主卻滿世界嚷嚷也要養一萬人的軍隊,究竟想幹嘛呀?同理,王都那些久經戰陣、為國征戰的勳貴才有資格被稱之為將軍,一幫手下不過千八百人,平時剿剿山賊、打打海盜的鄉下騎士就互相少將、上將的稱呼彼此,怎麼都說不過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