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40 無題

    宗教革新涉及的東西非常多,不是三言兩語就能說清楚的。尤其是對道教這種相關典籍繁多的教派來說,最是麻煩。

    而且紫霄觀這次改革還不是修修補補,而是脫胎換骨。

    別的不說,僅僅是對典籍進行修改就是一件繁瑣的事情。別說一個月,一兩年能完成就不錯了。

    如果道教是完全獨創的宗教還好說,按照自己的意思改就可以了。

    可是它背後還站著道家,  修改典籍的時候必須要考慮道家的想法,改的不好道家肯定第一個站出來反對。

    有這個約束在,就註定了革新是個漫長的過程。

    陳景恪不可能獨自完成這項工作,孫思邈都不行,必須要群策群力。

    他們要做的就是劃定一個框架,然後把工作交給盟友,讓他們按照這個框架把自家的典籍裝進去就可以了。

    這個框架之前他已經和孫思邈商量的差不多了。

    不過為了表示對盟友的尊重,  還是拿出來和潘師正、田仕文、成玄英等人逐條進行了商討。

    正所謂是騾子是馬拉出來溜溜就知道了,  這一商討就凸顯出了潘師正等人的能力,  他們確實提出了許多中肯的意見。

    潘師正幾人也同樣大受震撼,同時也猶如醍醐灌頂,產生了一種:原來事情還可以這麼辦,經文還可以如此解讀的想法。

    比如關於出世入世之說,道教的出世觀是道家的無為而治思想延伸而來。

    陳景恪卻用道德經裡的一句話解決了這個問題:道常無為而無不為。

    在符合‘道’的情況下無所不為,這是老子親口說的。

    我道教用‘道’來教化解救眾生,也是守‘道’而行,所以我們要入世要解救蒼生。

    這裡他還借鑑了孟子的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的思想,我道教是‘達者’自然要肩負起應有的責任。

    還有就是,他還插入了一個概念,眾生平等……雖然是佛家的思想,但確實很優秀,拿來用用完全沒問題。

    只是在這裡他對‘眾生平等’的出處做了另外的解釋:老子曰,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