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月明 作品

0200 仁慈的長孫皇后

    用銅鑄造了精美的外殼包裹,如果不是害怕被人說土,他都想在上面鑲金帶銀點綴寶石了。

    即便如此,這兩面落地鏡也是無比的精美。

    當它們出現在長孫無垢面前的時候,這位皇后再也無法保持形象,直接撲過來抱著不撒手。

    看著鏡子裡纖毫畢現的自己,她不敢置信的問道:“這也是玻璃做出來的?”

    陳景恪心中滿滿的成就感,道:“對,這也是玻璃做出來的,過程非常複雜。製作兩塊這樣的鏡子,差不多需要兩個工匠十天的時間。”

    長孫無垢嘴角浮起笑意道:“這樣嗎,那我們要賣的更貴一點才行,你覺得一百緡如何?”

    陳景恪想了想道:“低了,翻一倍我覺得都便宜了。”

    長孫無垢毫不猶豫的道:“那就翻兩倍,三百緡一面。”

    陳景恪可不是胡扯,十八十九世紀這麼大的平板玻璃在英國售價一百英鎊。當時每英鎊含約7.32克純金,一百英鎊就是732克黃金。

    當然,兩個不同時期的不同國家,物價不能完全等同,但這起碼可以作為參考。

    古今單位換算,大唐一兩相當於現在的三十一克,七百三十二克就相當於是唐代的二十三點六兩。

    在大唐一兩黃金約等價於十緡錢,七百三十二克黃金約等於三百二十六緡銅錢。

    而且這只是平板玻璃的價格,再製作成平面鏡價格還要更高。

    還有就是當年英國可是有競爭對手的,法國等國家也在賣玻璃,競爭壓低了價格。

    此時大唐是全球獨一份,三百緡絕對是很仁慈了。

    不過考慮到銷量問題,陳景恪想了想還是建議道:“貴確實能多賣錢,但也會拉低銷量,不如兩百緡一面。”

    “這樣會有更多人考慮購買,薄利多銷能賺更多錢。”

    “而且價格低了,那些商人才會願意把鏡子賣到國外去。國外的銷路打開了,那才是真的財源滾滾而來。”

    長孫無垢卻有不同意見,道:“不,如果鏡子能大批量製作,你的想法是對的,但它製程複雜耗時久就不一樣了。”

    “兩名巧匠十天才能製作兩面,一年也才七十面而已。就算我們用一百名工匠,一年也才三千多面。”

    “天下如此之大,區區三千面鏡子又如何能填的滿,我都覺得三百緡太便宜了。”

    陳景恪略微一想,還真是這個道理,道:“姨母說的是,是我想差了,那就三百緡吧。”

    這兩面鏡子都被長孫無垢留下了,儘管陳景恪據理力爭,有一面是給小兕子的,當孃的不能和女兒搶東西呀。

    長孫無垢直接說道:我先替她保管,等她長大了再給她。

    得,陳景恪頓時啥話都說不出來了。

    不過考慮到鏡子有水銀,萬一打破了有危險,也就沒有再爭執。

    鏡子是他最後一件產品,製作成功之後他也玩不出什麼新花樣了,剩下的就只能靠工匠們自己摸索。

    所以他就和長孫無垢提出告辭,獲得准許後帶著那幾十面小鏡子返回了紫霄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