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90 人間煙火氣

    依荷和周襄的婚禮沒什麼好籌備的,雙方都沒什麼親人,朋友基本都在紫霄觀,相當於是大家聚了一次餐。

    不過畢竟是終身大事,該有的準備還是要有的。

    三媒六聘之類的程序也象徵性的走了一遍,問題出在了父母高堂上。

    兩人俱父母雙亡,也無有其它遠親長輩,拜堂的時候就沒有長輩受頭了。

    大家提議是讓陳景恪或者孫思邈來代表長輩受頭,陳景恪卻拒絕了。

    “若你們的父母從小把你們拋棄,那我和師父上去受頭還能說的過去。”

    “只是你們的父母含辛茹苦把你們養大,後來的變故也是誰都無法預料到的。”

    “他們並無虧欠你們什麼,所以這個頭誰代他們受都不合適。”

    “就把他們的牌位擺上受頭吧,相信他們在九泉之下也會高興,會祝福你們的。”

    依荷的父母活著的時候對她們姐妹是沒有一點虧待的,後來雙雙病故確實怪不得他們,後續發生的事情也賴不到他們頭上。

    周襄的父母都是死於兵災,這更怪不了任何人,只能願命不好,大唐都建立十來年了還能碰到兵災。

    兩人自然不會有意見,相反還很感激陳景恪如此為他們著想。

    事情就這樣確定了下來。

    很快就到了十一月十六,算好的黃道吉日。

    紫霄觀後院和外院都佈置一新,青桔親自下廚帶著幾名弟子張羅了一桌桌點心。

    天然居的大廚拿出看家本事,做出了一桌桌好菜。

    西域葡萄酒、中原美酒準備的都有。

    真正讓人沒想到的是,在結婚當天上午,長孫無垢送來了全套的婚禮花釵,太子妃蘇語送來了一套蜀錦製作的禮服。

    花釵是用金銀為主,以各色琉璃點綴而成的帽子,加起來要有好幾斤重。

    蜀錦的貴重就不多說了。

    這讓眾人既是驚訝,又是羨慕。

    依荷更是感激的熱淚盈眶,朝皇宮方向連連行禮。

    唐朝是有規定的,不分貴賤新娘的婚服一律為青色,但根據實際出土文物發現其實是深藍泛綠。

    但階級差異是處處都存在的,絲綢製作的禮服只有有品級的貴女出嫁才能穿,庶人只能穿雜色革衣。

    還有就是首飾,根據不同的身份品級,新娘子能佩帶的首飾是不一樣的。

    像依荷這樣的白身,基本上除了頭釵手鐲耳環之類必備的首飾之外,是不允許在額外佩帶其它首飾的。

    花釵那是想都不敢想的,就算允許戴,普通人家也打造不起。

    可是現在不一樣了,皇后和太子妃親自賜給的首飾、衣物,那是能越級佩帶的。

    對一個新娘子來說,這份恩榮是非常大的。

    依荷謝恩之後,又向陳景恪行禮表示了感謝,在她看來皇后和太子妃賜下首飾全看陳景恪的面子。

    事實上她有點小看她自己和望月談的影響力了。

    皇后和太子妃賜下首飾,肯定有陳景恪的原因,這是母庸置疑的。

    但還有一個原因是她望月談總編輯的身份。

    不論是誰,能掌握一份銷量超過十萬冊,影響百萬讀書人的期刊,皇家都要給幾分面子。

    況且當了這麼久的望月談總編輯,她在文壇也著實積累的足夠的聲望。

    很多大儒給她寫信都要帶著三分敬意。

    當然了,她感謝陳景恪也沒錯,因為沒有他哪來的望月談。

    且望月談都已經發行這麼久了,真以為沒有人模彷嗎?為什麼沒有出現第二個競品?

    因為所有模彷者都被朝廷、權貴和衙門找各種理由關停了。

    肉食者們是最不願意看到這種能影響人心的東西存在的。

    望月談能存在,那是因為陳景恪作保,皇帝也確實需要一個類似的渠道來做一些事情。

    所以它才能保留下來,並發展的蒸蒸日上。

    周襄帶著一群兄弟趕在中午之前,去代表孃家人的青桔院子裡迎親。

    這裡其實是不合規矩的,迎親不允許新郎前往。

    只是他們本來就住在一個大院子,大家一商量也別講究那麼多了,就新郎官親自去把新娘子背過來吧。

    辭別高堂的時候,依荷對著父母的牌位痛哭流涕,讓人聞之心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