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惘的小羊羔 作品

第437章 閃擊戰鼻祖

    這是面子上的事情,事關國格,不容有失。

    在慶忌的統御之下,吳國能有蔡、鍾吾、徐等列國的大力相助,不外乎慶忌的一貫作風,就是能為他們主持公道,不失霸主之風。

    如上一回的淮水之戰,慶忌率軍攻取楚國在中原的城邑土地後,還均分於跟隨自己的蔡國、徐國與鍾吾國。

    這一點,試問普天之下,有哪一個國家的國君能幹得出來?

    別問慶忌能不能瞧得上那仨瓜倆棗,最重要的是一個態度!

    這說明慶忌作為老大,吳國作為宗主國,是值得一眾附屬國追隨的。

    “吳王,寡君一路走來,暢通無阻也。”

    姬成回答道:“楚人將兵力都集中到郢都,現在楚國各地的防務形同虛設,我聯軍皆可一戰而下,甚至就連大隧、直轅、冥阨三關,楚國都未曾駐防多少兵力。”

    聞言,在場的將領都感到十分詫異。

    要知道大隧、直轅、冥阨三關,是楚國北部的三個重要的關隘,易守難攻,專門用來防禦來自北方國家的侵襲。

    按理說,大隧、直轅、冥阨三關應該常年駐防一些兵馬,只可惜沉諸梁似乎是想孤注一擲,非要在郢都跟聯軍決一死戰不可。

    說到柏舉這個地方,慶忌就不由得想起歷史上赫赫有名的“柏舉之戰”。

    那是由吳王闔閭率領的三萬吳軍深入楚國,在柏舉擊敗楚軍二十萬主力,繼而佔領楚都的遠程進攻戰。

    在戰爭中,吳軍靈活機動,因敵用兵,以迂回奔襲、後退疲敵、尋機決戰、深遠追擊的戰法而取勝。

    不過,吳軍真正想出這一部署的人,並非闔閭,而是孫武。

    柏舉之戰吳軍以三萬人擊敗楚軍二十萬,成了歷史上經典的以少勝多的戰役。

    只是這一戰,便足以讓孫武被後世傳唱,成為當之無愧的“兵聖”!

    要說閃擊戰,孫武才應該是鼻祖一樣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