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白的烏鴉 作品

第二百一十五章 大周律法典型人物

    當董無為提出三綱秩序的那一刻,就註定了不會成為人皇殿統領,更不要說他連自己的兒子都能犧牲。

    這是一個為了理念,什麼都做得出來的人。

    江離敢保證,若自己把他招到人皇殿,幹活肯定比張孔虎都勤快,發給他的年終靈石都比別的統領要多。

    但他的理念是和江離相違背的。

    董無為想成為董仲舒,但江離卻不是漢皇。

    “你的心思太大,太雜,或許會有哪位皇主同意你的想法,但不會是我。”江離言盡於此,離開這裡。

    心目中的明主直接拒絕自己,董無為五味雜陳,彷彿他一生追求被斬斷,沒有前路。

    這二十年的準備也都做了無用功。

    董無為坐在茶館,一杯接一杯喝著涼了的茶水。

    “父親。”董無為的兒子找到在茶館呆坐的父親。

    在董無為兒子的印象裡,父親從來都是胸懷大志,有理想,有抱負,從未見過失魂落魄的時候。

    董無為是隱居後才生的孩子,並未告知兒子自己的來歷。

    “熹兒,我的理念錯了嗎?”董無為下意識的問道。

    董熹不答。

    見兒子不說話,董無為心裡舒服一些,不管自己做的怎麼樣,最起碼兒子還是認為自己是個沒有缺點的好父親。

    於是他鼓勵道:“你不用有顧及,好好想一想,就算是小錯誤也好。”

    董熹搖頭:“父親讓熹兒說,熹兒自然要說,只是熹兒覺得您錯的太多,不知要從何說起,方才是在整理思路。”

    董無為一愣。

    董熹確實服從父親的命令,但他從不覺得這是對的。

    “就比如您說的君為臣綱,認為君主都是英明的,只要臣子聽君主的話,就能治理好國家,這是片面的。”

    “您只看到君臣關係,卻未看到君民關係。”

    “國君死後,有子嗣繼位,國家還是哪個國家。”

    “而百姓死後,國運消失,國家失去意義,國將不國,可見國以民為本。”

    董熹的思維有些幼稚,也有謬論之處,但其中體現的內在思想卻和董無為大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