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天下雨 作品

第一百四十一章 破王府繳獲百萬

    如今既然已經靠著奇襲拿下了襄陽城,那麼也就該拿下一水之隔的樊城了。

    樊城,和襄陽城也就隔著一條漢水而已,嚴格上來說,兩者的直線距離只有一千多米,近的不能再近了。

    以至於很多時候,一說起襄陽往往是把兩者直接說成一起了,但實際上這是兩個城池!

    襄陽和樊城,以漢水為界,一南一北,都是臨河築城。

    兩城相互配合之下,足以封鎖中間的漢水,成為中原西南地區裡最為重要的戰略城池。

    襄陽和樊城構成的襄陽地區,其戰略地位之所以重要無比,並不是因為這地方屬於什麼天然的關隘,和潼關、義陽三關等地方一樣。

    而是這地方乃漢水、白河的匯流之地,而漢水乃長江支流,一路順著漢水南下即可進入長江,進入長江後一路順江東下,可直抵江南。

    在此地築城,可以直接封鎖途徑漢水進入長江的航道。

    其實這也是兩個城池最大的戰略作用:封鎖漢水航道。

    這從古代諸多北方大軍的南下路線就可以看出來襄陽的重要性。

    太過久遠不去說,且說蒙元滅宋之戰,蒙元依靠騎兵優勢攻佔中原後想要繼續南下只有兩條路,一是走徐淮一帶,一個是走南陽盆地,經過襄陽後抵達長江再東進。

    走徐淮一帶的話,此地水網密佈,城池眾多,北軍南下的話需要一路硬啃著這些城池,對步兵、後勤供給等要求比較高。

    如果依靠騎兵優勢,直接繞過這些城池南下也可以直接飲馬長江,但是隨時都有後勤路線,退路被切斷的風險,並且一路南下後到長江邊上後也不太適合騎兵作戰,哪怕一路繞過諸多城池,最後殺到了長江也是屬於強弩之末,很難再從容渡江,。

    而走南陽盆地一線,則是道路平坦非常適合騎兵發揮,還能依託白河、漢水運輸物資補給,甚至還能在這地方從容打造船隻,囤積了足夠的船隻一路順江東下,直接平推江南。

    唯一的阻礙就是襄陽!

    蒙元當初,有騎兵優勢,因此他們走的就是南陽盆地一線,花費多年時間死磕襄陽,等他們拿下襄陽後,不用幾年南宋就完蛋了!

    從中也可以看出來襄陽最為重要的一個戰略作用:封鎖漢水航道。

    按照常理來說,由北南下的敵人一般都會先攻打樊城,畢竟紙糊的樊城,鐵打的襄陽。

    漢水北岸的樊城因為地處平坦地形,屬於無險可守的城池,城防設施也不咋地,攻打起來比攻打襄陽可容易多了。

    但是吧,保鄉軍為了突然性,選擇了繞過樊城,而是在距離襄陽數十里的地方就偷偷摸摸的渡江,最後一路殺到了襄陽城下,又依靠內應近乎無傷的拿下了襄陽城。

    如此也就導致了一個很尷尬的情況。

    攻打難度更大,戰略地位更加重要的襄陽都已經被保鄉軍給拿下了,但是樊城卻是還在明軍手中。

    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