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天下雨 作品

第三百七十八章 兩廣新標軍

    而熊文燦之所以能夠搞出來這麼大規模的新標軍,純粹是撿了楊嗣昌的大便宜,要知道楊嗣昌退往楚南的時候,已經是在逐步恢復麾下湖廣新標軍的實力了。

    等到他倒臺,然後被熊文燦接替西南總督職務的時候,湖廣新標軍的兵力都已經恢復到六七千人了。

    熊文燦在這個基礎上,這才能夠繼續擴充,並最終弄出來一萬七千人左右。

    至於槍炮嘛,說實話,熊文燦不太缺這些東西。

    葡萄牙人控制的濠鏡(澳門),這地方可是明末時期裡南中國地區最為重要的火炮出產地,之前就大批量生產了紅夷大炮並供應給明軍。

    熊文燦要火炮,直接去找濠鏡裡的葡萄牙人買就行了。

    此外佛山此時也是重要的鐵製品基地,除了各種民用鐵製品外,其槍炮同樣非常出名。

    佛山嘛,在當代給人的影響就是鐵鍋和火炮!

    佛山出產的鐵鍋,在當代是屬於質量上乘的鐵鍋代表,售價往往是其他地方同尺寸鐵鍋的兩三倍之多。

    而佛山的火炮就更不用說了,老早就開始造槍炮並供應軍隊了,遼東那邊明軍使用的紅夷大炮,有好些都是佛山這邊造的呢。

    作用濠鏡和佛山兩大槍炮產地,熊文燦其實不缺槍炮的!

    他缺的是錢糧!

    為了採購槍炮裝備新標軍,熊文燦把所有辦法都給想了,官府的錢糧都不用說了,甚至都私底下搞了好幾次的募捐。

    即便如此也不過,後來還找鄭芝龍借了一些,又幹掉了幾家一向來和自己不對付的海商家族,這才湊出擴軍養軍的錢。

    當然,雖然勉強是搞出來了,但是戰鬥力其實也就那樣。

    熊文燦,畢竟不是楊嗣昌,更不是宋祖舜。

    楊嗣昌搞出來的湖廣新標軍,雖然慘敗於楚軍之手,但是憑良心說話,他們的戰鬥力還是相當不錯的。

    頭一次上陣就能打的這麼頑強還是很少見的。

    宋祖舜不用說了,這人其實才是明末一票巡撫總督裡,正兒八經的軍事人才,至於其他的,撐死了也就是知兵而已。

    但是人家宋祖舜,這位可是能寫兵書的……

    其所著的《守城要覽》可是正兒八經的軍事類書籍,比那些名頭甚大,但實際上也沒打什麼勝仗,更沒什麼著作的知兵文官強多了。

    看實戰的話,宋祖舜也是唯一一個在楚軍猛攻之下,還能帶著好幾千主力軍有組織撤退的。

    其他的所謂名將們、名臣們,在楚軍的猛烈攻勢之下,有一個算一個要麼是全軍覆沒,要麼徹底崩潰逃散。

    每一個能打的!

    為什麼?

    因為他們本來就不是專業將領啊!

    熊文燦就是其中典型的典型……

    人家是政治家,是靠招撫鄭芝龍而成名,你讓他練兵打仗,說實話這是為難人。

    而熊文燦這個半吊子將領弄出來的兩廣新標軍左軍,就是增援南雄府的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