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疲 作品

第179章 月陂

    只是當時江畋抵達野店的時候,成士廉正好飲了酒,在帳子裡的竹榻酣睡;倒是錯過了初次見面的機會。後來那群雲夢賊裡應外合之下,以偽裝行旅的同夥,偷襲殺死了押守的公人。

    面對雲夢賊妄圖滅口的大肆殺戮,被驚醒的成士廉,從帳幕裡跳出來拔刀相助,與被圍攻之下的張武升等人,一直堅持到了後援到來。因此這一次的做東,其實也是以成士廉為主。

    而這一次請客的地方,卻不是什麼風月場所,而是位於月陂東岸的一處名勝/食肆——端平樓。按照何四這一路過來的陸續介紹,這端平樓也不是等閒去處,乃是大內背景的當代進食使姚亦之產。

    進食使的使職名,源自大唐明皇(李隆基)天寶九載(750)置。時諸貴戚競以向天子進膳食相尚,遂以宦官姚思藝為檢校進食使,掌所進水陸珍羞。主要職責就是代嘗和品鑑各方進貢的珍稀食材。

    用當代話本《大唐西域別記》來形容,大體類似其中淨壇使者一般的角色;歷經安史之亂和泰平中興之後,一直沿襲至今,變成大內宦門姚氏的世業;而姚氏世代也養出來遍嘗百味的“神舌”。

    因此,作為世代進食使姚氏所辦的酒家,在食材來源和風味口感上,無疑也是洛都之中飲食行業,為之崇尚的主要風向標之一;號稱窮盡海內之珍奇;而端平樓只是其中分店之一,但也足見誠意。

    江畋正在一邊思量間,一邊打量著沿途所見,那些隨著天氣炎熱,而越發衣裙單薄、風格大膽的行途士女;突然間前方就豁然開朗,露出了一片波光粼粼,月色如鏡的開闊水面。

    而在大湖沿岸,盡是暗香流動、燈紅酒綠,帷幕翻飛之間,隱現曼妙身形綽約的各色場所。顯然,月陂已經到了。其實,相對於這個時代活色生香的娛樂手段,家裡早有儲備糧的江畋,還是對於美食、風俗等元素更感興趣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