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呂宋1

    “夠就是夠,什麼應該?你自己能吃幾碗飯不知道?”老爺子拉下臉。

    謝晉忠頓時兩股戰戰,“回太上皇,小人在呂宋都是讓手下那些土人去種,小人都是在旁看著。第一回是用甘薯,不洪薯做種子,而後那些土人用洪薯的藤曼種在地裡,也能生根發芽!”

    老爺子想想,忽然低聲道,“你跟咱說實話,你在呂宋種了多少?”

    謝晉忠滿頭冷汗,“差不多,五畝地?”說著,又顫抖著說道,“小人實在是記不清了!”

    不怪他記不清楚,此時的呂宋還蠻荒之態,部落形制。他這個客居番邦的大明商人,手下帶著一群水手就佔了好大一片地。莫看他在大明岌岌,可在那邊的莊園之,卻是土皇帝一般的存在。

    “就是說,那些番邦土人手也可能有這洪薯的種子?”老爺子又問。

    “小人莊子的有,外頭.....絕沒有!”謝晉忠顫聲道,“其實,小人的莊子是用棉布從一個酋長那換來的,小人和他們也是相互提防!”

    “小人之所以在呂宋也有莊子,是因為那邊什麼都沒有,我大明的棉布鐵瓷在他們那都堪比黃金......”

    朱允熥看著他若有所思,謝晉忠這樣的大明海商不計其數。這些人揚帆起航,哪裡賺錢多去哪裡。而且船上的水手也多是亡命之徒,不然的話周圍番國那些酋長他們震懾不住,早就動手搶了。

    想想歷史上,西洋zm者來之前,都是大明的商人稱王稱霸,甚至幾個小國的華人後裔,還仿照華制度建立王朝,可見明代海商之繁多。

    這些海商倒是可以利用起來,讓他們成為國家的急先鋒,配合海軍把大明的海疆無限擴展。就算給他們些甜頭,許以國家官職也無妨,他們在海外開枝散葉,根卻始終都在大明。

    他們所到之處,也能理所應當的成為大明的疆土。

    忽然,老爺子一句話,打斷了朱允熥的思緒。

    “你回去一趟!”老爺子對謝晉忠說道,“你莊子裡所有的洪薯,哪怕一根藤曼都不能落,都給咱帶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