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戲 作品

第七百六十五章泰山封禪

 楚塵明白十三太子的心思,對他的“不待見”充分理解,對敖東人品頗為認可。

 以東海龍宮太子的權勢,想對他這個“情敵”出手,有的是機會。

 不過,十三太子敖東從未出手,至始至終都頗為規矩,一心沉浸在修行之中,想的是提升道行修為,得到地元龍君認可,繼而向地元龍宮提親,迎娶穎兒。

 敖東的做法放在這方世界,屬於正常思維,畢竟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殊不知,龍君是個女兒奴,對青穎百依百順,若是青穎看不中,龍君看上了也沒用,他不捨得逼迫女兒,也沒必要用女兒來聯姻。

 楚塵算是“偷家“,來了一次近水樓臺先得月。

 他與青穎沒有什麼轟轟烈烈的愛情故事,他們間好感來自於平日裡交流的積累,兩人相處自然又有舒服,無拘無束,平平澹澹,卻又見真情,相互傾心。

 十三太子敖東不願意與楚塵多交談,不過楚塵接下來倒是沒有孤零零一人,有東嶽府侍女將他請到了一處偏廳。

 他又見到了一位老熟人。

 一見來人,楚塵微微一驚,不過又很快釋然了。

 請他來偏廳的不是旁人,正是東嶽府君之女,玉霞山神娘娘。

 當年小弟鵬舉參加秋闈,偶遇玉霞娘娘貼身侍女素素“討口封”,錯過“靈蛇呈祥”的機緣,繼而素素也因此化形失敗,玉霞娘娘大怒,將小弟鵬舉抓了過去,鬧出了一場風波。

 “原來是玉霞娘娘,貧道有禮了。”

 楚塵作揖拱手,頗為從容。

 “楚道友,幾年不見,沒想到你竟然突破成了大神通修士,恭喜恭喜”

 玉霞娘娘笑吟吟迎了出來,笑容滿臉,哪有當初威嚴霸道的一面,彷彿與楚塵是多年未見的好友一般,很是親切。

 所謂今非昔比,不過如此。

 當初,楚塵不過是區區一位五品不到的小修士,面對背景深厚的四品大神玉霞娘娘,微不足道,多虧了州都管說和,這才勉強有了交談的資格。

 而眼下,他們二人卻是平起平坐,互稱道友。

 玉霞娘娘心中是最為感慨的,區區幾年功夫,就從一個五六品小修士躋身大神通之列,天賦之高,饒是見多識廣的她都震驚不已。

 楚塵見玉霞娘娘態度大變,心中亦是頗為感慨,若非他以前見過玉霞娘娘,恐怕都會產生錯覺。

 “娘娘客氣了,貧道不過是僥倖罷了。”

 哪是什麼僥倖。

 此子,有證道成仙之姿。

 玉霞娘娘心中暗自慶幸當初聽了州都管的勸,沒有徹底得罪死人,當即,為了緩和關係,她笑著問道

 “楚道友,你家小弟呢,沒有跟著來”

 “小弟在帝都,沒有跟著來。”

 “原來如此,我家素素可是念叨了你家鵬舉好幾次。”

 “是嘛”

 楚塵笑了笑,也想起了那位身懷異種靈蛇天賦、本性善良的素素姑娘。

 他看得出來,素素姑娘對自家小弟有點好感。

 可惜,小弟有了“薄妖”的經歷,心思敏感,最為忌諱女子騙他。

 雖說事後解釋清楚了,小弟鵬舉也知道素素姑娘心地善良,頗有好感,不過這好感僅限於“欣賞”,而不是愛慕。

 相比起來,小弟鵬舉對知書達理、純真浪漫的小師妹才是真的心生愛慕,二人情投意合。

 至於素素姑娘,若是“靈蛇呈祥”機緣成了,素素完美化形,小弟鵬舉也因此打下更好的根基,雙方相互成就,相互羈絆,二人也許能夠成就姻緣。

 只可惜,陰差陽錯,當年出了一樁“薄妖”事件對小弟鵬舉影響太大,斷了二人的姻緣。

 這,或許就是“緣分”吧。

 泰者,極大也,安寧也。

 泰山安,則天下安。

 事實上,早在一個月前,天朝仙庭就派人來東嶽山下建造了規模龐大的圓丘祀壇,以五色土裝飾,號封祀壇,以便溝通天地,向天地彙報靈威帝這一屆班底的功績。

 天朝仙庭眾人在東嶽府停歇片刻後,直奔太山封禪之地而去。

 封禪者,泰山上築土為壇以祭天,報天之功,故曰封;此泰山下小山上除地,報地之功,故曰禪。

 世俗王朝封禪,多是君王為了鞏固政權,誇耀功績而為,而在大昌天朝,封禪的意義就不一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