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淵2 作品

第一百章 堪比少年中國說!(元旦快樂)

    英雄。

    這是聞一多對這本《機械製圖》作者張三的評價。

    作為生於清末之人,經歷中華五千年未有之大變局及巴黎之恥,他深深明白當今中華為何弱小的原因,更懂得面前這本稿件的份量和意義。

    如果說國家弱小起源於清末,根源在於自身戰亂和各國侵略,那麼,國家工業無法壯大的原因,除去外部環境和政局影響,還有缺乏先進技術、完善的基礎知識和優秀工業人才三者。

    沒有先進技術和優秀工業人才暫且不談,缺乏系統性的製圖標準,亦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

    自清末諸多學子出國以來,習得文學、語言和哲學之生如過江之鯽,習得工業要領和科學精髓之生屈指可數,諸多關鍵性技術和重要基礎知識,皆被甲午之戰過後的日本予以封禁,系統性之製圖標準便在其中。

    作為站在國內大學教授金字塔頂端的文學大師,聞一多對於理學類知識和國內工業狀況瞭解照樣不少,關於製圖,國內懂得畫圖之人,不少,獲取之圖樣亦不少,然,大多人基本停留於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地步,大家可以參照耗費重金購買的西方專利技術之圖紙依葫蘆畫瓢,但卻無法在這個基礎之上衍生改進。

    原因很多,其中關鍵一點便在於這篇文章所言,缺乏系統性的製圖標準。

    不懂標準和參數,何談發展和改進?

    這些年來,國內諸多頂尖高等學府的教授不斷聯合起來,試圖構建屬於一套中華的製圖標準,其中就有國立清華內部為代表的機械工程系系主任莊前鼎,由於沒有來自國外的資料數據可以借鑑,莊前鼎負責的制標隊伍只能獨自前行,一點一點藉助新文化運動之後留存的圖紙資料,構建制圖標準。

    但構建一套屬於中華的製圖標準何其艱難,並不是你規定一個符號是什麼,它就是什麼,製圖標準是圖樣的靈魂,是工程技術界的語言基礎,有屬於自己的規律,構建時必須參考現實,與之結合。

    新文化運動之前,清末留存的圖紙資料不少,新文化運動之後,象徵著封建禮教的清末書本、文言文、諸多書籍資料被毀之一炬,其中就有不少隸屬清廷的各種圖紙資料被打入舊文學的墳墓。

    莊前鼎負責的制標隊伍經過三年努力奮鬥,不僅沒有按照預期完成制標任務,甚至連一半進度都沒有達到。

    若是這篇稿件正文,真如同第二頁文章所言,蘊含一套系統性的製圖標準和數據,那麼,將是國內工業有史以來最好的消息之一,堪比當年侯德榜破解西方封鎖的氨鹼法制鹼之密。

    當年制鹼何其困難,原因便在於西方的封鎖,曾經考了十科1000分的頂級天才侯德榜日夜刻苦,終究是突破了對方的封鎖,建立屬於國家的基礎化工工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