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淵2 作品

第二百六十二章 現實版本的明日,母校以你為榮!

    實驗室裡,餘華極其專注,左手握著粗糧饅頭補充能量,右手握著鉛筆,沒有藉助任何畫圖工具,在專用圖紙空白頁畫出一條條筆直的線條和符號,標記各種設計參數。

    這張專用圖紙的頂端,寫著——【百級空分設備壓縮機總體結構圖紙】字樣。

    餘華邊啃邊畫,圖紙上呈現經過思維計算機數值計算的壓縮機總體結構,由二級離心壓氣機和渦輪構成的進氣機組+透平機壓縮機組,構成壓縮機的總體結構,可以滿足整臺空分設備性能設計指標。

    得到莊教授點撥之後,餘華回到實驗室就把壓縮結構拿了出來,整款透平式壓縮機綜合空分設備的設計指標和當前加工條件,採用類航空發動機壓氣機結構設計,風扇級數二級,工作壓力為0.48兆帕,理論壓縮性能達到每小時1200立方米空氣。

    是的,二級風扇。

    受限於材料和製造水平的原因,這個二級透平式壓縮機,已經達到目前中華材料和製造水平的極限,想要採用更多級數的風扇,必須在材料和製造水平上取得突破性進展。

    很可惜,這點並不現實。

    好在,二級透平式壓縮結構的壓縮性能符合設計指標,完全夠用。

    活塞式壓縮結構的上限或許只有近千立方米每小時,但透平式壓縮結構不一樣,它的下限,就是活塞式壓縮結構的上限。

    兩者之間的差距,如果要舉個最直觀的例子,那就是活塞式螺旋槳飛機和噴氣式飛機。

    當前市面上空分設備的製氧效率為什麼這麼低,究其原因,與效率極低且落後的活塞式壓縮結構離不開關係。

    “壓縮機總體結構基本算是搞定了,空氣經過透平壓縮機和空氣冷卻塔,壓力達到0.5兆帕,溫度約303k左右,為了提升純度,這裡要加一個專門的空氣過濾器,配合進氣機組設置的空氣過濾器,儘可能過濾空氣雜質和灰塵,完成淨化步驟,空氣進入換熱器進行熱交換降溫……”餘華看了一眼空分設備壓縮機總體結構,確認無誤,回過頭來,目光放到空分設備總體結構上:“換熱製冷系統該採用什麼結構的冷凝蒸發器呢?”

    壓縮機總體結構空分設備總體結構是兩碼事,壓縮只是製氧的第一步。

    為了提高氧氣的純度,首先要對加壓過後的空氣進行一次高效淨化,再將空氣送入冷凝蒸發器進行熱交換,經過換熱降溫,最終送入空氣冷卻塔製冷精餾,經過深低溫精餾處理便可得到99.95%的高純度氧氣。

    從工作原理角度出發,看起來很簡單對不對?

    有種我上我也行的感覺。

    然而,不談技術難度最高的壓縮機,冷凝蒸發器和空氣冷卻塔隨便拎一個出來,都能令目前空分設備領域的專家和工程師兩眼抓瞎。

    內部結構是什麼,運行機制和原理又是什麼,該採用何種控制方法和檢測方法,每一個都是技術難題。

    空分設備換熱製冷系統由冷凝蒸發器構成基本散熱單元,這是一個必須解決的技術難題,不能使其成為整個空分設備子系統的短板。

    現實情況就是這麼殘酷,一個木桶能裝多少水,並不取決於最長那塊木板,而取決於最短的那塊木板,想裝得更滿,必須補最短的木板。

    空分設備亦是如此,所有子系統,必須滿足每小時1014立方米空氣和每小時202.8立方米氧氣的設計指標。

    對於這個情況,餘華倒是沒有害怕,面色自然,眼中透出理性之意,由理性與邏輯構成的腦海高速運轉,思考冷凝蒸發器散熱結構。

    由於傳統的冷凝蒸發器無法滿足設計指標,必須採用新的散熱結構。

    要創新,那麼就得從最基本的工作原理角度出發。

    冷凝蒸發器主要用於各通道中的冷熱流體流通換熱製冷,為了高效散熱製冷,這意味著冷凝散熱器必須擁有足夠的散熱面積,以及更好的散熱材料。

    “傳統散熱結構肯定不行,不過,我可以藉助電腦cpu的風冷散熱器為原型,利用多層板翅和散熱管道的結構,如此一來,散熱結構在不增加尺寸的情況下,其散熱面積可以提升幾十倍。”

    餘華腦海細細思索,忽然,靈光乍現,腦海浮現後世電腦風冷散熱器的模樣,以此為靈感源泉作為冷凝蒸發器的設計思路。

    散熱器!

    經典的玄冰四百散熱器!

    “從導熱係數講,銀的導熱係數最高,不過,根據地用不起銀質散熱結構,只能在銅和鋁之間選擇,銅的好處在於導熱係數高,缺點為比熱容低,必須採用大風量風扇或者液態降溫,鋁的情況則完全相反。”有了設計靈感,餘華想好散熱結構之後,立即思考散熱片材料的問題。

    銀、銅、鋁,導熱領域的三兄弟,老大銀,老二銅,老三鋁,三種材料各有各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