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淵2 作品

第327章 正兒八經的鋼

    總冶煉耗時33分鐘,現在,出鋼水,澆鑄原形鋼錠。

    楊志和一眾紅軍戰士們凝望試驗爐,俗稱‘鋼包’的盛鋼桶來到出鋼水口,內部裝有脫氧劑,與此同時,轉爐操作員控制爐體傾轉角度,擋渣球裝置進入準備狀態。

    擋渣球裝置,主要防止鋼渣與鋼水大量混合,由七十年代日本冶金界設計,結構上就是一顆由白雲石和鐵芯構成的球體,技術含量一般,設計極為精妙,餘華毫不客氣把這個精妙設計用了起來。

    此時此刻,所有人屏氣斂息,連大氣都不敢喘。

    出鋼口金屬擋板打開,一團紅色火焰似如爆炸般轟然冒出,向上翻騰,聲勢浩大,還未等眾人反應過來,短短一秒過後,熾熱且滾燙的鋼水沿著溝槽快速流淌,進入位於正下方的鋼包之內。

    “出來了,鋼水出來了!”看著這一幕,最近距離的工人和戰士熱淚盈眶,情不自禁發自源於內心最深處的呼喚。

    鋼水,象徵著未來的鋼水,歷史性的時刻悄然誕生。

    看著源源不斷流淌而出的鋼水,在場每一個人似如著了魔般,全都陷入痴迷狀態,一股莫名之感自靈魂深處湧動,傳遍全身,呈明黃色極度耀眼的鋼水遠遠比任何絕世美女更具吸引力。

    它是如此的澎湃有力,它是如此的明媚動人……

    鋼水出爐的消息一經傳出,如同重磅炸彈般席捲三岔灣所有人,整個三岔灣瞬間沸騰起來,無數軍工局工人和紅一師戰士們激動萬分,以各自的方式慶祝此刻。

    1937年8月3日上午10:20分,世界上由氧氣頂吹轉爐冶煉的第一爐鋼水誕生,地點——中華陝北榆林三岔灣。

    “加入擋渣球,準備好圓錠模具。”餘華面色沉穩且冷靜,並不在意周圍工人戰士們的情緒,透過爐口看著爐內熔池已經減少四分之三,繼續說道。

    鋼水出爐值得慶祝,但誰都可以慶祝,唯獨他不能。

    首次冶煉試驗,還沒有結束。

    總調度員點頭,迅速揮舞旗幟,向擋渣球生產組和鋼水澆鑄生產組傳達各自的指令。

    很快,直徑8釐米的擋渣球放入轉爐出鋼口位置上方,抵擋周圍爐渣,與此同時,處於待命狀態的鋼水澆注生產組立即忙碌起來,檢查圓形鋼錠模具有無問題。

    圓形鋼錠模具內徑80毫米,長度2.4米,總共九十套,採用並聯方式連接提高澆注效率,這些圓錠澆注完成將會送往柳樹溝工業區,進行回火鍛壓和軋製,轉變為無縫鋼管,經過一系列處理成為合格的標準迫擊炮管胚料。

    數分鐘過後,鋼水倒完,裝著兩噸明黃色鋼水的鋼包由十噸級行車緩緩吊起,離開轉爐,來到澆注區上空。

    起重組和澆注組不斷溝通聯繫,鋼包逐漸下降高度,來到澆注口上方,角度傾斜,水口對準位置,轉瞬,溫度高達一千五百攝氏度的鋼水頓時流出,沿著澆注口進入一個個圓錠模具之內。

    兩噸鋼水澆注完畢,場面壯觀至極,九十套圓錠模具燃起滾滾烈焰,內部鋼水進入冷卻階段。

    “餘副組長,我們接下來要做什麼?”見到下方澆注區的場景,同樣待在主控室內的楊志,出聲好奇道。

    餘華聞言,笑著回應道:“等真正的試驗檢測結果,煉出了鋼,那麼首次冶煉試驗通過,進行二十四小時試生產,如果煉的是鐵,那就宣告失敗,找出問題修改。”

    儘管餘華非常清楚煉出的是鋼,但在沒有正式試驗檢測結果出爐之前,他必須持以最基本的嚴謹。

    “原來如此,那我們煉出的肯定是鋼。”楊志聞言,點了點頭,一雙目光凝望著澆注區九十套圓錠模具,輕聲呢喃,心中充滿期望。

    按照每套模具二米四長度計算,一根圓形鋼錠能造出四根迫擊炮管,這裡的圓錠理論上能造出三百六十根炮管。

    三百六十根炮管,從某種意義上講,這就是三百六十門迫擊炮!

    廠房內經過第一爐鋼水流出的喜悅之後,再次陷入滿是期待的等待之中,所有人目光聚集於正在冷卻的圓錠模具之上,明白這些成品質量最終決定首次冶煉試驗是否成功。

    是鋼?

    還是鐵?

    圓錠模具內鋼水冷卻結晶,逐漸形成晶粒,幾個小時過後,脫模的時間到了,隨著第一套圓錠模具打開,呈火紅色的圓錠映入眾人眼簾,負責最終試驗結果檢測的兩名工人掄著大錘上前,對著火紅圓錠展開最簡單的質量檢測。

    這個年代檢測是鋼還是鐵,最簡單的辦法就是——砸!

    生鐵會崩碎,鋼鐵會變形。

    “咚咚咚!”大錘狠狠砸在圓錠表面,沉悶而有力的聲音傳出,火紅色圓錠表面微微變形,呈不規則形態的氧化鐵散落,圓錠本體沒有出現任何崩碎現象。

    一錘不足以蓋棺定論,兩名工人在大家注視之下賣力掄著大錘,一次次錘擊圓錠。

    看著圓錠遭受錘擊的表面,圍在四周的戰士們和工人們儘量保持沉默和紀律,可沒過多久,他們再也忍不住心中的情緒。

    這是鋼!

    正兒八經的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