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淵2 作品

第三百四十四章 全天才科研隊伍!

    “唐主任,不用勸了,我意已決。”王崇搖了搖頭,對於唐治安的勸導毫不在意,留下這句話,拱手作揖,轉身離去。

    此去延城,兩千五百里,王崇想去看看導師信中描述的成果究竟如何,是否值得他留下。

    如果不行的話,他只能暫時離開中華,前往美國繼續深造,提升自己的知識儲備和水平,待到學成之日再圖報效祖國。

    作為清華機械工程系的頂級天才,王崇二十五歲便完成機械工程系學業,取得工學碩士學位,主修自動化武器、電機和機械設計,畢業後直接獲取中華工程師學會高級會員資格,參與過南京飛機發動機項目和南昌風洞動力系統項目,具備獨自主持一個研發項目的資格。

    天才之稱,實至名歸。

    武漢,港城,南京,長沙,滬市……來自於莊前鼎教授的邀請函猶如雪花般飛向全國各地,送到了一名名中華天才的手中。

    作為親手建立清華機械工程系的泰斗級人物,莊前鼎的號召力與影響力簡直無與倫比,在機械工程領域,用古代‘桃李滿天下’描述並不誇張。

    論機械工程,當今中華,一半歸屬上海交大,一半歸屬清華。

    而歸屬清華的這一半,全是莊前鼎的學生。

    而能被莊前鼎記住的學生,無一不是天才之中的天才。

    幾乎是在收到來信的第一時間,這些學生不約而同放棄工作或者眼下的事情,經過妥善準備之後,告別家人,踏上前往陝西延城的道路。

    有人好奇,有人嚮往,有人期待,有人堅定,工業救國之路,這是一條存在於想象之中卻從未開闢過的道路,而他們要做的就是成為站在最前面的人,置身於滿是荊棘的荒野,親自用雙手為後世人開闢出一條真正意義上的路來。

    一支近乎全天才構成的尖端科研隊伍,正在成形之中。

    ……

    “嗡!”火車高昂且嘹亮的汽笛聲傳遍四周,以每小時二十五公里高速行駛的火車,緩慢減速進入車站。

    二等車廂靠窗位,李強默默注視著窗外的景色,一塊告示牌映入眼簾。

    當前到站——臨汾。

    漂洋過海,歷經萬里跋涉,闊別組織已久的他,終於來到了離根據地最近的地方,距離終點站延城,還剩最後一程。

    “六年了,終於回來了,不知根據地狀況如何,陝北貧瘠,主要以農耕為主,除去延長石油廠之外工業基礎幾乎為零,必須儘快想辦法解決軍工生產的問題,滿足部隊的需求……”攜帶行李下車,面色微微蒼白的李強,佇立於臨汾火車站月臺表面,環顧四周落後卻又熟悉的畫面,只覺格外親切,雙眼望向正西方向,默默思索著。

    雙眼所望之地,便是延城的方向。

    “先生,這裡人多,接送您的同志已經到車站外面了。”這時,身側負責貼身保護的年輕同志,微聲提醒道。

    “好的,我們走吧。”李強聞言,點了點頭,知道事情重要性。

    兩人一前一後,出了臨汾火車站,來到車站門口同負責接送的同志接觸,經過身份信息核實,李強隨即坐上了駛向延城的別克汽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