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米粉 作品

第1729章 韓非之道(求票票)

    燕地、齊魯、南楚……那些先前難以整治的地方,也就會全部納入咸陽管轄,這是比較穩妥的辦法。

    也是最和緩之策。

    歲月長河中,果然大秦有此策,也不至於瞬息崩潰。

    只能說皇兄的步子邁的有點大!

    當然,以皇兄的手段,足以鎮壓一切宵小。

    可……蒼龍七宿?

    星辰古約?

    ……

    有些棘手。

    “郡侯可否……?”

    很顯眼,似乎剛成君對於這個回答不算滿意。

    郡侯之意,有些抽身事外,不欲要理會封國諸侯、郡縣一體的事情。

    儘管郡侯的理由足夠。

    郡侯之位,五代不斬,五代之後,降為徹侯,按照正常的大秦爵位不斷降下,如此……一兩百年後,郡侯後代估計仍為顯耀。

    是否封國諸侯,的確影響不大。

    然而,這不是自己想要的。

    “剛成君是為一些人做說客?”

    周清擺擺手,拿過案上的茶盞,再次輕呷著。

    王綰之言,沒有私心。

    有些人就不一定了。

    那些人之所以想要大秦封國諸侯,一者,不希望歸於大秦法治之下,希望封國之內安穩。

    二者,有些人希冀以王道仁德之學治世,在關中咸陽,明顯行不通,所求唯有它處。

    三者,遠離大秦咸陽中樞的統轄,許多復辟之力、復辟之人……都可以活躍許多,起碼可以正常行事。

    ……

    這一點,周清相信蔡澤不會不清楚。

    “非如此。”

    “封國諸侯……老夫以為更合大秦現狀,三代以來,諸侯並起,封國諸侯並非一無是處。”

    “陛下頗喜法家之學,更喜《韓非子》之書,韓非之言,老夫閱覽很多,雖不說能夠把握陛下之心,也能夠觸摸一二。”

    “郡縣一體,大小要事決斷於咸陽,長此以往,郡縣自弱,郡縣弱,則國弱,國弱,則緣由法弱。”

    “法弱,無疑混亂之始!”

    “封國諸侯,或許分化陛下權柄,然……賜封王族血脈撫鎮四方,管轄四方,拱衛帝幾咸陽。”

    “縱為諸侯,也為贏秦宗族,諸夏仍為在手!”

    “郡侯以為何?”

    在咸陽待了數十年,文信候之後,雖說自己不為咸陽中樞,可……許多事情自己都知曉。

    甚至於,更能夠以旁觀者的身份觀察這位陛下!

    郡縣一體!

    優點與劣勢,自己也能夠琢磨出來。

    封國諸侯!

    優點與劣勢,也很明顯,數千年來,已經證明了。

    更有一點,沒有任何一種制式是完美的,郡縣一體的缺陷也很明顯,大小之事決斷於咸陽。

    長此以往,郡縣自弱,這是必然!

    舉國郡縣,郡縣弱,國自然弱小,外顯便是疲弊之事甚多。

    至於秦國法家之道!

    法家之道自然極好,可當年商君也曾說過,法家的真正強大在於君主,果然君主守法、明法,則法家極強,國家極強。

    秦國百多年來,因此而一統諸夏,便是明證。

    然而,法家之力操持於君主之手,誰可以保證每一位君主都如陛下這般英武?

    果然遇到平庸的君主,遇到昏聵的君主,又當如何?

    手握法術勢,法家之道也就亂了。

    這是極有可能發生的,因為法是人創出的規矩,如何操縱也在人手中。

    果然封國諸侯,諸侯盡皆贏秦宗族血脈,在帝幾之地強大之時,諸夏無憂,諸侯鎮守四方。

    果然帝幾之地弱,哪怕出現三代以來諸侯亂象,也只是贏秦宗族的內鬥,無論最後誰勝利,天下也只可能在贏秦手中。

    這一點……難道郡侯不想要?

    難道陛下不想要?

    “剛成君不愧謀國老臣!”

    周清讚歎道。

    這還是第一次有人在自己面前明晰郡縣一體、封國諸侯之事,且說的相當有道理,自己很欣賞。

    “郡縣一體,其專在上。”

    “封國諸侯,其弊在下!”

    “這一點……,當年大秦滅楚之後,陛下同本侯商論,本侯便是對陛下說過。”

    “此兩者,任由陛下決斷。”

    周清自案後起身,隨意看向窗外,今日陽光正盛,學宮之內的夏日景色還是上佳的。

    雙手揹負身後,回應剛成君蔡澤。

    知曉利弊,然後決斷。

    未來的道路,周清也有些說不準了,終究……有一條思路是肯定的,那就是諸夏間想要再次出現春秋歲月諸侯紛爭,不太可能了。

    一統的諸夏,自大秦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