攜劍遠行 作品

第310章 皇帝的新衣

    不知道蕭衍是因為心虛不好意思,還是害怕劉益守扭頭就跑。在劉益守一行人駐紮京口郊外驛站的第二天,建康臺城那邊來了使者,邀請劉益守一行人入臺城居住。



    但蕭衍有個要求,劉益守一行人除了貼身侍衛以外,軍隊必須駐紮京口,不得隨行!



    劉益守當即對著臺城來的使者大發雷霆,表示自己的身份類似於藩王,而非是普通外放大臣。若是不能帶兵入城,那乾脆就不要去了,現在就打道回府。



    使者大驚,神仙打架凡人遭殃,無論是蕭衍還是劉大都督,他哪個也得罪不起。這位使者趕緊說了不少好話,然後急急忙忙的回去跟朱異稟告此事。



    一天後,這位使者又來了,對劉益守等人說,可以帶兵,甚至可以帶兵入臺城,但是最多隻能一百人,沒有任何討價還價的餘地。



    並且還額外提出一個要求:不得使用他劉都督的節仗!



    外放刺史若是要都督諸州軍事,都需要“持節”。而帶兵班師回朝之時,同樣亦是需要持節。如今蕭衍不讓劉益守持節入城,實際上意思也很明白。



    你帶一百精兵入建康護衛自身安全我可以理解,畢竟蕭正德之流這種事情做得實在不要太多。但是持節裝x就不必了。你就算帶兵入城,這些兵馬在外人看來,也不過是類似保安的角色,沒有什麼象徵意義。



    哪怕是特種兵披上保安的制服,那也是地地道道的保安啊!



    從軍事上說,這種掩耳盜鈴的行為沒什麼意義,然而從梁國特殊的政治環境分析,讓不讓持節入臺城,可以說是個大是大非的政治問題!



    未經允許持節帶兵入京,形同造反!



    或許兵馬多少蕭衍都能再讓一步,比如說多個一百人入城,無傷大雅。但是在持節這一塊,是絕對不會退讓的。



    劉益守並未為難這位使者,欣然允諾了相關要求,並帶著眾多手下跟一百精兵,押運著送給蕭衍的“壽禮”,一行人浩浩蕩蕩的進入了建康城。



    可是入城後,眾人卻並沒有按蕭衍要求的入臺城,而是在東府城附近的一間大宅院附近紮營,這裡是之前陳元康第一次來建康時重金買下的宅院,而且還是靠著羊侃的關係才弄到手的。



    現在已經成為類似於“駐京辦”這樣的機構了。



    聽聞劉益守已經到了建康,陳元康急急忙忙趕來,有很多要事稟告。



    梁國中樞表面上平靜,實則內部漩渦驟起,前太子蕭統死後造成的政治真空正在被蕭綱的人馬填滿。新一輪政治洗牌已經開始,甚至已經到了白熱化的階段。



    吏部尚書徐勉因為身體原因告老還鄉要離開建康,再次被蕭衍挽留。但他基本上已經退居二線,吏部尚書有名無實,下面的官員為了爭實質性的“一把手”已經快要打破頭。



    這次陳元康來建康,就有不少中樞官員伸出橄欖枝,表示願意跟邊鎮強藩的劉都督多“走動走動”。



    ……



    書房裡,劉益守給陳元康倒了一杯酒,將蕭綸的事情從頭到尾都說了一遍,想聽聽陳元康的意見。



    “主公,所謂疏不間親,想靠著這件事扳倒蕭綸,很難很難,而且也沒有意義。”



    陳元康一句話就點出來了問題的關鍵。事情不好做,而且更沒有必要去做,畢竟,劉益守又不是梁國的孝子賢孫。



    但是不給蕭綸教訓也不行,否則始作俑者,其無後乎,萬一有人有樣學樣就糟了。處理不好後患無窮。



    “蕭綸派刺客刺殺何智通這件事,建康官場幾乎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可是知道是一回事,捅破這層窗戶紙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甚至那個刺客叫戴子高,都不是什麼秘密。”



    陳元康一臉嘲諷不屑,梁國的破爛事真是多得一比。



    “這不就是皇帝的新衣嘛。”



    劉益守笑道。



    “主公,莫非這個還有典故?”陳元康家中藏書萬卷,什麼書他都讀過。劉益守不敢在他面前託大,簡略的將那個童話故事深入淺出的說了一遍。



    “妙!妙極!就是這個意思,主公形容的太貼切了!現在的情況,就是建康城內所有人都知道蕭衍的兒子派人刺殺官員,但是就沒一個人肯站出來點明這件



    事!”



    劉益守微微點頭,其實現在蕭衍也未嘗不希望時間將這一切刷平,只要沒人記得,那不就等於沒發生過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