攜劍遠行 作品

第463章 老母豬戴胸罩

    這年初夏,在建康公幹的劉益守向朝廷上書,建議將現在沿用蕭衍幾年前定下來的年號“中大通”改為新年號“建文”,寓意為“建立文治”。</p>



    這個年號很明顯符合蕭歡的胃口,也跟建康中樞內許多朝臣的喜好契合,再加上是劉益守親自提出來的,所以朝中幾乎是暢通無阻的通過了。</p>



    蕭歡也很希望展示一下自己登基以來的“新風尚”。那些剛剛上位的各路人馬,無論是不是劉益守這邊的,不管是嫡系還是外圍甚至是對頭,都希望自己有別於蕭衍時代的格局。</p>



    建文這個年號,幾乎是如今梁國政壇的最大公約數。改年號是一件小事,有時候卻又是一件不能忽視,帶有極強象徵意義的大事!</p>



    建文這個年號在朝堂中樞通過後,劉益守已經用這個不經意的小玩意試出瞭如今梁國政壇的水溫了。</p>



    很快,劉益守又再次上書,說自梁國開國以來,各地滄海桑田變化頗大,很多土地上原本的居民流離失所,新來的人手續不全,還有各種鳩佔鵲巢之事發生。</p>



    所以希望在建康和周邊地區,以及三吳地方,進行詳細而妥當的檢地土斷。</p>



    耕者有其田的,更新文書地契。鳩佔鵲巢的,重新安置,該分田的分田,該處罰的處罰。無地為生的,酌情分地湖口。</p>



    還有少數巧取豪奪,所佔田畝大大超過分田政策的,國家要將多餘的土地收回。</p>



    林林總總的各種檢地細則,都寫得非常詳細,其中甚至還不厭其煩的將如何勘測土地面積,如何計算各戶丁口的方法一五一十的寫了出來。</p>



    不僅如此,劉益守建言在臺城內新設一個衙門,名為“土斷司”,專門處理各地土地糾紛,上至宗室皇親,下到財主土豪,就沒有不能治的。</p>



    </p>



    簡而言之,可以概括為:專治各種不服!</p>



    如果是幾個月前也就罷了,土地分了也就分了,畢竟很多都是閒置的。</p>



    而在秋收來臨之前分地,這一招不可謂不毒辣。分的不僅僅是地,還有今年一年的收成。這回不想跳出來的人,也不得不站出來反對了。</p>



    果不其然,此策一出,一石激起千層浪,建康城內外,都徹底炸鍋了。站出來反對檢地土斷的官員一茬一茬,都被陳元康派人記錄在冊,引而不發,並不回應任何批評,也不站出來解釋。</p>



    一時間,眾人都不明白劉益守到底是想去做什麼。畢竟,沒有國家機器的全力運作,此事要執行下去難如登天!</p>



    沒錯,劉益守確實手握重兵,入主中樞,而且一言九鼎,在建康幾乎是說一不二的存在。</p>



    但是,作為擁有龐大官僚機構的建康中樞,劉益守的影響力,也是間接的而不是直接的。很多時候,他也要“順應人心”來辦事,要不然,只能學董卓和爾朱榮,用刀讓人閉嘴。</p>



    退一萬步來說,劉益守現在並不是皇帝,也沒辦法把梁國那龐大的中樞機構,裡裡外外全部換成自己人,他也沒有那麼多的“自己人”。</p>



    然而,此事劉益守已經下定決心,根本不給某些人迴轉的餘地。</p>



    之前劉益守和陳元康只是建言土斷,放出風聲,並無實際細則。所以建康和三吳之地的世家豪強們還以為這次只不過是某人在乾打雷不下雨,也沒怎麼當回事。</p>



    現在他已經出臺細則,連新的專門機構也建設起來了,可以說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p>



    這天,建康城所屬東府城附近的一座豪宅內,王、謝、袁、顧、陸、朱、張等南朝本地士族的代表齊聚一堂,商議劉益守最近提出的土斷之策。</p>



    其實之前,王規和謝嘏已經跟劉益守溝通過了,並且把劉益守的意思已經傳達到了。可是將意見傳回來的時候,這些世家大族內部,又爆發了激烈的爭執。</p>



    幾乎每一家,都是支持的和反對的各執一詞。如果被朝廷執行土斷之策,他們必然會失去大量的非法土地。這些土地都是這些家族很多代積累下來的,幾乎都是當地最好的田畝。</p>



    如果想不被朝廷執行土斷,那也可以。作為“支持北伐”的世家,出錢出人給朝廷,確切的說是給劉益守,這是理所當然的事情。</p>



    這對世家來說,也有些隱性的福利,起碼,不會被北面來的那些人佔新地盤了。</p>



    因此,這件事怎麼選都是有利有弊,家中諸多子弟,有些在當官的,有些沒有當官,他們的利益也不盡相同。</p>



    於是這些世家大戶,便在今日齊聚一堂,商議對策,決定共同進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