攜劍遠行 作品

第601章 既然來都來了……

古代大軍出征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軍隊規模越大,所需要的準備越多。

三軍未動,糧草先行,後勤是第一位的。數千人的隊伍,說走就走還可以理解,但數萬人的大軍出征,準備幾個月是很平常的事情,一個月內能辦完,那都算是“兵貴神速”了。

東魏的後勤基礎一向都非常不錯,特別是在改革後,各大河道的關鍵位置都設置了“水次倉”,用於儲存糧草與布匹等戰略物資。

與此同時,高歡的行軍計劃還是很巧妙的:利用滎陽重鎮糧秣充足,河道發達的優點,邊行軍邊補給,同時在黃河白馬渡等地修建浮橋,一旦入冬,浮橋被冰凍住後就會非常堅固。

那時候魏軍之前擄劫來的大量牲畜便有用武之地了,黃河天塹將不復存在。

不過可惜的是,滎陽的輜重南下走水路到京縣囤積後,必須用牲畜拉車運送到密縣,然後通過挨著密縣的洧水,漕運南下到長社,以便大軍攻城作戰。

這條路線,如果不考慮天氣,那是沒有什麼問題的,甚至可以說效率還非常高。畢竟,中間唯一的一段陸路運輸:京縣到密縣之間的距離也不過三十里地而已,且沒有山林阻隔。

但是,冬天洧水會結冰,不能行船,而現在已經是快要入冬的時節,漕運一旦停止,運糧的成本將會大幅度提高。

乃至無法維持將近五萬大軍的後勤!

可以說留給高歡軍的時間已然不是很多了。

有鑑於此,張保洛力排眾議,急行軍百里抵達長社城後,試探了一番卻發現,這裡只剩下空城一座了!他們都被於謹給耍了,梁國那邊根本沒有加強長社的防禦。

與之相反的是,將僅剩不多的兵力後撤到了第二道防線!

張保洛連忙派人聯絡高歡,通報了這一情況。其實他們早該發現這一點,只是因為高嶽軍的突然崩潰,造成滎陽地區兵力真空,當地僅剩下的守軍連守城都夠嗆,哪裡有餘力前出到長社去偵查情況啊。

得知於謹居然不戰而逃,高歡隱約察覺到有些不對勁,心裡有點後悔,自己似乎高估了梁軍的部署。

隨後他又想起之前段韶的勸告,這才不得不承認,段韶的分析有道理。對方雖然年輕,但見識不淺,已經從大勢中判斷出了梁軍此前並無爭奪河南的計劃。

只不過,此時大軍已經發動起來,光戰兵就有四萬多,很多都是跟高嶽麾下情況差不多,沒有參與草原之戰,想趁機南下撈一筆的部曲。

高歡把他們糾集起來南下,讓那些參與草原之戰的百戰精銳修生養息,也是想搞一下平衡。想休息的就讓他們休息,想撈錢的就帶他們南下。

這時候若是說不打了要返回鄴城,你讓麾下將士們怎麼想呢?

不談別的,這次參與運糧的民夫與漕工都有好幾萬,這些人怎麼辦?

若是這時候停下來,大軍出征一戰未有便折返回營,估計以後也沒誰會把高歡當回事了。

這種事情,就跟朝令夕改差不多,無論是從軍還是行政,最是忌諱類似的事情。所以哪怕明知道有問題,也不得不硬著頭皮執行下去,後面再找個臺階見好就收便可以了。

高歡苦著臉進了長社城,看到被亂兵搶劫搬空了的府庫,城內民居被搶後只剩下斷壁殘垣,良久無語。

自從高歡脫離爾朱榮單幹,奪取鄴城以河北為根基開始加速發展,到如今,麾下勢力已經進入到一個瓶頸期了。

對外,混亂無序的地方已經很少,開疆拓土的難度直線上升,不打仗還好,一旦打起來就是滅國之戰。

要麼滅對手,要麼被對手滅掉。

這樣的情況讓高歡束手束腳的,不知道要怎麼奪取新地盤,並將其變成自己的實力。想收拾最弱的爾朱榮,反而因為各種意外不得不南下,造成了如今的局面,想想都很令人窩火。

對內,高歡無法突破北魏時期留下的框架,自然也解決不了北魏遺留的各種問題,比如北方大世家的土地兼併,胡漢對立尖銳,吏治腐敗等問題。

甚至還產生了新的問題:麾下軍功集團,無法得到新的利益分配,日益離心離德。當蛋糕無法做大的時候,就必然對目前分蛋糕的方案不滿意。

如果沒有這個問題,高歡此番都不會南下,自然也不會有高嶽之敗。

“此番南下,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