攜劍遠行 作品

第641章 權力場上無父子

從蜀地到漢中,最快最便捷的路是走歷史悠久的“金牛道”。伹

金牛道的南段起點是成都,一路向北穿過川北平原,出劍閣渡過嘉陵江,向東北走直到廣元出川,再經寧強、勉縣到南鄭。

當年秦國滅蜀,走的便是這條路,乃是北面出川的主幹道。其他路線都比不上這條路,比如說後來唐代某皇帝為了哄某貴妃開心,而開發出來的“荔枝道”。

至於秦國是怎麼做到滅蜀的,從史書的隻字片語裡並沒有明確答案。

不過金牛道稍微還是有個小問題。

這段路的北段,也就是出了蜀地以後,大半都是棧道,水源缺乏,沒有河道相伴,其實並不適合大規模行軍。

楊乾運大概也是這麼認為的,所以疏忽大意被蕭紀的兵馬偷襲得手。

實際上楊乾運也是因為輕敵了,他認為金牛道不那麼好走,沒理由被別人打悶棍。軍隊的部署東重西輕,對西面的蜀地沒什麼防備,兵馬全佈置在漢中以東,防備梁國朝廷從始平郡出兵偷襲漢中。伹

楊乾運也沒想到竟然會被他認為的魚腩蕭紀乾死。估計他死的時候也感覺很憋屈吧。

至於東面出川,則是走巴郡(重慶市),順著長江一路向東到巴東(奉節)巫縣等地。這條路以水路為主,實則出川的最便捷路線,沒有之一。

巴東那裡有梁國朝廷的官軍在鎮守,劉益守很早就命歐陽頠領兵三千屯紮巴東白帝城。名為守護,實則監視蕭紀的一舉一動。

總體而言,蜀地的地形,是北守南攻,從北面出擊很是不便,但沿著長江順流而下,反倒是相對便利。三國時期東吳對蜀漢的防備,也並非完全是因為孫權戰略眼光不行,實則是蜀國地形有些剋制東吳。

勞心勞力的陳智祖從漢中回到劍閣,就跟帶兵前往劍門關屯紮的蕭紀會面,將蕭圓照的親筆信交給了蕭紀。

這位藩王立刻就明白,不出自己所料,陳智祖是中了蕭圓照的緩兵之計。

如果蕭圓照真的有誠意,為何不來劍閣謝罪?而是說要“整頓漢中政務”?這擺明了是以拖待變,暗地裡不知道向誰求援去了!伹

“唉!你糊塗啊!你是中了我那不肖子的緩兵之計了!”

看到陳智祖兩手空空回來,蕭紀面色憂慮的說道。

說得很嚴重,實則一直在蕭紀意料之中,要不然蕭紀何必帶兵去來劍閣呢?

“殿下,成都離漢中不近。若是事情鬧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必然有一場惡戰。

殿下與世子骨肉相殘又是何苦呢?還是要以和為貴啊!”

陳智祖耐心勸說道。

他說的不是沒有道理,然而,這個道理只適合普通人家,並不適合帝王之家。伹

一個很明白的道理就是:權力場上無父子。

越是尊貴之家,越是冷血無情。

事關漢中一地得失,蕭紀沒有什麼親情跟蕭圓照講。他帶兵到劍閣,屯紮在蜀地北面門戶,不就是為了應對不測之事麼?

若是蕭圓照能夠老老實實的,他何苦玩這麼一出呢?

“你不明白,我那不肖子,已經打算撕破臉了。”

蕭紀無奈嘆息了一聲。很多時候,他也不想鬧成今天這個樣子,但他沒有選擇。

蕭圓照已經將他逼到了牆角。伹

“你回成都吧,打理好政務,糧秣的事情無須擔憂。”

蕭紀不耐煩的擺了擺手道。雖然他讓陳智祖去了一趟漢中的郡治南鄭,那也是死馬當活馬醫,並不指望會有什麼好結果。

可現在得到蕭圓照冥頑不靈的消息後,蕭紀還是感覺很失望。

劍閣作為蜀地重鎮,自然是長年囤積糧草,根本不必為補給問題擔憂。

蕭紀也不怕攻不下漢中,因為蕭圓照不可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就收服人心,為他所用。

平日裡或許看不出來什麼,一旦情況危急,蕭圓照就控制不住那些追求榮華富貴的手下了。

蕭紀唯一擔心的,是梁國中樞利用這個機會,收回漢中,並以漢中為基地,威脅劍閣。三國末年,魏國五路伐蜀還歷歷在目。哪怕只要有一路進入了蜀地,也可以為所欲為。伹

所以說只要漢中丟了,蜀地防守起來就很吃力了。

蕭紀想做的事情,就是堵住漢中這個口子,他真正的敵人,乃是建康中樞的討伐大軍!

“殿下,屬下再走一趟漢中,收買蕭圓照手下兵將與文人,為殿下打前站,如何?”

陳智祖有些不死心的說道,看到蕭紀已經下定決心,他也就沒有再“以疏間親”了。

“如此也好,我給你一些沒有署名的委任狀,你悄悄去漢中其他地方,收買各地守將。我親率大軍走金牛道出川,攻南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