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文客南宮恨 作品

第七十九章 完善食譜的一步

    整個中州類似的料理可是數不勝數,其中關鍵的地方哪裡又只是器具的特殊?

    將兩個可以合成一個鐵球模樣的器具拿在料理臺上以後,趙扶余就沒有再去理會,反而是將放置主食食材區域的幾種米粒給拿了出來。

    不但有秈米,糯米,甚至還有絲苗米,以及比較特殊的一種芋香米。

    數種米混合,既有米的香氣,米粒的口感,又有粘稠度,還能保持一股特殊的味道。

    這樣形成的米飯,再去進行油炸成為鍋巴,才能做到真正的腹內藏乾坤的同時, 鍋巴本身就已經是極品之中的極品了。

    畢竟是要做成球形的鍋巴, 如果粘稠度, 強度,米粒的特性都有所失誤,根本完不成可以順利的炸成圓形的鍋巴。

    正是因此,趙扶余才在幾經挑選過後,選擇了這種好幾種米粒融合的手法。

    甚至是在蒸的時候,也要多加註意,放上少許的鹽來增加底味的同時,也能讓粘稠度和強度再上一個檔次。

    這邊米飯開始上鍋蒸煮,另一邊的審查官們都開始品嚐起了趙扶余的滷味拼盤。

    尤其是這種拼盤不是以部位和食材劃分,而是以滷味裡面好幾種滷菜的手法不同來劃分。

    更是增添了滷菜拼盤當中味覺體驗的多樣性。

    至少第一個品嚐起鵝掌的次郎就吃得津津有味。

    潮汕滷水講究的是香料天然清淡,鮮味突出,滷味要入到骨髓裡,又能將食材的天然味道完全展現出來。

    所以說潮汕滷水三分靠滷,七分靠泡,這一點又與一般的滷菜完全不同。

    打去了冷卻以後多餘油脂的滷水,用冷泡的方式讓味道緩慢的滲透,需要花費的時間是長了許多,可是出來的效果,就如現在次郎嘴巴里品嚐到的一樣,一道滷菜還是肉菜,卻可以算得上爽口。

    不但有著香料的味道,鵝掌的肉筋皮,更是給人一種爽脆的口感,這種爽脆不是那種需要費勁咀嚼的韌筋,而是一咬下去,就可以斷裂開來的脆爽口感。

    一根鵝掌在次郎的嘴裡,不斷的迸發出鵝肉特殊的鮮味,還有其他許多食材的鮮美混雜,又不失鵝掌本身的味道和爽脆感覺,可以說就這一根鵝掌就夠他下一壺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