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蜘蛛 作品

第1109章 豐匯毛紡

    人總有一個惡習,好了傷疤忘了疼。

    1921年上海股票市場“信交風潮”,讓炒作之風達到了頂峰。

    當時,不要說一般市民,就連張靜江、委員長、陳果夫等革命黨也全身心投入其中。

    最終,在這次的風潮過後,上海資本市場僅證券、金業等6家交易所得以存活,昔日盛極一時的證券行業就此跌入低谷,公債市場則悄然崛起。

    上海證券市場的低迷一直持續到1939年,公債市場因抗戰爆發而一落千丈,而與之幾乎同步的是,股票市場卻在上海租界悄然復甦。

    並且,即將步入繁榮階段。

    另一個畸形而瘋狂的股市正在形成。

    上海的證券交易所本來只做公債票,但開戰後公債無人過問,跌得不像樣。

    於是,有四五十家大廠商股票上市,股票數額較大的是永安紗廠、新光內衣、美亞織綢三家,很多炒股的人都以這三家為標的。

    當然,孤島時期的上海證券市場得以突然復興與租界的特殊性有關,因為當時日軍懾於英美列強的壓力而未能進入租界,孤島雖孤,但安全相對還是有保障的。

    在此時期,租界裡的各大銀行、交易所仍舊照常營業,而隨著戰爭的擴大,淪陷區資本和後來的南洋、香港資本也相繼進入;

    加之中日套匯戰、法幣通脹加劇等因素,租界成為逃避日寇掠奪的最佳“避難所”,同時也為囤貨保值等投機活動提供了極好的條件。

    從各地流入上海租界的遊資增加到50億元以上,在此洶湧資金推動下,長期被冷落的股票市場迎來了鹹魚翻身的天賜良機!

    豐匯毛紡廠。

    這是一家很小的毛紡廠,一共只有二十四個工人,董事長兼總經理叫任平德,本本分分的一個商人。

    像這樣的毛紡廠,開戰前每年扣除掉雜七雜八的稅收,各類開支之後,發不了財,但至少能讓全家過上小康日子。

    這就算是不錯的了。

    可是開戰後,各類原材料價格急漲,又面臨著嚴重的市場競爭,日子瞬間便變得難過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