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丁三分甜 作品

第九十四章 第六境:酆都門

    顧旭毫不猶豫施展“星陣”,再度召喚出“太陽星”,然後像丟皮球一樣,朝著“羽衣人”狠狠地砸去。

    “羽衣人”還未來得及看清楚顧旭的長相,就從人間徹徹底底地蒸發了。

    顧旭一刻也沒有在此停留。

    在占卜之後,他朝著下一隻鬼怪所在的位置迅速前進。

    同時他默默心想:今天我先是解救出了被困在鬼怪巢穴中的平民婦女,然後又幫助了大齊王朝的廣大男同胞解決了一大禍害——這應該就是時小寒那丫頭整天掛在嘴邊的“替天行道”、“為民造福”吧。

    …………

    就這樣,顧旭一邊翻山越嶺,一邊斬妖除魔。

    在殺掉“羽衣人”之後,他又遇到了“無傷”、“巨手”、“黎氏狼”、“倀鬼”等鬼怪。大部分都是“野鬼”級別,少數為“惡靈”級別。

    基本上,他都能一招將其解決。

    而與此同時,他對各種法術招式的掌握也愈發熟練,經脈中的真元也在一次次使用中變得愈發精純。

    待到太陽漸漸下山的時刻,溝壑縱橫、群峰削立的大谷關終於出現在了他的視野盡頭。

    顧旭停下腳步,心念一動,從“閒雲居”中取出了洛司首給他的地圖,準備按照地圖上的標註,尋找熔岩地河入口所在的位置。

    然而就在這個時候,憑藉遠超常人的精神感知力,顧旭忽然察覺到了一陣危險的氣息。

    他心中警覺頓生,背上冒出一陣冷汗。

    他想也沒想,直接同時施展“光陰”和“流星走月”。

    他的左眼瞳仁再度變成深邃的靛藍色,隱約閃爍著星辰的光澤。

    整個世界隨之靜止。

    飛鳥懸停在空中,風聲也悄然停歇。

    在“光陰”持續的短短十息時間裡,他以“流星走月”最極限的速度,穿梭到了三十里之外的位置。

    為了防止被人算到他的位置,他逃跑的路線也完全是隨機的。

    但下一秒鐘,他周圍的空氣出現了一道道波紋,像是平靜的湖面盪漾起層層漣漪。

    三個身穿黑衣、黑布蒙面的人憑空出現。

    他們分別站在顧旭的前方、左後方和右後方,把顧旭包圍在中間。

    顧旭微微皺眉。

    他可沒有料到,這些人為了追上他,竟然不惜動用極為珍貴的法寶“破空珠”。

    而這些黑衣人也沒有說任何廢話,毫不猶疑地就對他動手。

    左右兩人憑空召喚出各自的本命劍,用意念驅使它朝著顧旭的咽喉刺去。

    為首那人的身後,更是出現了一道數丈高的虛影。這虛影散發著可怕的威壓,令顧旭感覺自己彷彿揹負著千鈞重擔,行動困難。

    “竟然是‘法相’!”顧旭深感詫異,“這人竟然是個第六境修士!”

    他知道,修行的第六個境界,名叫“酆都門”。

    在翻過“思鄉嶺”、穿過“望鄉臺”、走過“孟婆亭”之後,修士將憑藉自己對“道”的感悟,叩開酆都大門——此時的“道”可以來自他人,也可以源於自身。

    只是,如果用別人的“道”叩開“酆都門”的話,就大概率將終身停滯在第六境,淪為酆都城裡的芸芸眾生,永遠也找不到“閻羅殿”的位置。

    在叩開“酆都門”之後,修士們對“道”的領悟,將會以“法相”的形式呈現出來。

    “法相”的類型也是五花八門。

    它可以是山川大海,可以是鳥獸蟲魚,可以是天上的星辰,也可以是侍奉在上蒼身邊的某位神仙。

    眼前這“黑衣人”的法相,就是一個長著三頭六臂,拿著弓、箭、寶劍等武器,穿著金盔金甲,看上去面目凶煞的神祇。

    顧旭知道這是“火德真君”,是侍奉在“太上昊天玉皇上帝”身邊的一位地位崇高的神仙,與木德真君、太白金星等並稱為五炁真君。

    通常情況下,以神仙為法相的修士,神仙的地位越高、權柄越大,對應的法相也就越強。

    這位黑衣人以“火德星君”為法相,想必一定道行深厚、實力強勁。

    以顧旭目前的實力,就算窮盡一切手段,也不可能正面戰勝他。

    …………

    註釋:

    (1)“此神物所居,力能殺人,雖百夫操兵,不能制也。”“晴晝或舞雙劍,環身電飛,光圓若月。”——唐·佚名《補江總白猿傳》;

    (2)“羽衣人”的故事出自《搜神記·卷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