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丁三分甜 作品

第一百二十五字 青鸞、雪女與皇子

    至於杜菁菁這些的消息來源……

    顧旭忽然想起來,不久之前大齊國師的師弟何逸群來他家中、給他送《焚天七式》的時候,曾經對他說過一句話——

    “有一個後輩妄圖去對付雪女,卻因為雪女的實力突然大幅增長,身受重傷,被困在沂山之上。”

    這些信息的來源,會不會是何逸群話中的這個膽大妄為的“後輩”?

    顧旭暫時不得而知。

    …………

    一番簡單的談話後,“青鸞”杜菁菁便帶著顧旭的“殺鬼符”,離開了這個房間。

    其實顧旭的猜測沒有錯。

    關於“雪女”的那些消息,確實是被困在沂山上的“後輩”——大齊王朝的皇長子蕭尚元告訴她老師陶騫的。

    皇長子蕭尚元曾經隱藏了身份,帶著皇室的供奉樊誠,悄悄登上沂山去對付“雪女”。

    然而他們卻沒料到,雪女實力突然增長,令他們栽了個跟頭。

    倘若不是何逸群憑藉著“縮地成寸”神通及時趕到沂山上,把他們兩人救出來,恐怕他們已經喪命在了沂山上。

    被救出後的一段時間裡,皇長子蕭尚元曾在青州府驅魔司衙門養傷。

    在此期間,蕭尚元曾經提出極為優厚的條件,試圖招攬杜菁菁的老師陶騫。

    陶騫一向有自知之明——他知道自己的符道造詣在整個大齊王朝的範圍內只能算是平平無奇,有太多比他年輕、比他優秀的符師,根本不知道為何堂堂大齊皇子要指名道姓地招攬自己。

    除此之外,陶騫年紀大了,性格漸漸變得安於現狀,早已沒有了年輕時的拼勁——只要能安安穩穩地待在青州府度過餘生,教好徒弟,他就心滿意足了,根本不想參與皇子奪嫡這種高風險的事情。

    他本想毫不猶豫地拒絕皇長子的招攬。

    只可惜,對方給的實在太多了。

    所以,儘管陶騫心頭還有很多疑慮和擔憂,但還是答應與皇長子合作,幫助對方爭奪“泰阿劍”。

    也就是在那時候,蕭尚元告訴了陶騫沂山上近期的變化。

    陶騫又把這些消息告訴了自己的徒弟杜菁菁。

    …………

    在接下來的時間裡,顧旭就靜靜待在自己的房間裡,閉目修煉。

    一日三餐,他都是讓同福客棧的小廝們直接送到他的門口。

    不論是雪女成聖,還是那神秘黑色祭壇,以他的層次還暫時難以應對。

    他現在唯一能做的,就是努力修煉,努力變強。

    除此之外,只能祈禱大齊王朝的聖人們對此有所準備。

    兩天過後。

    三瓶“長明丹”消耗殆盡。

    顧旭成功突破到了“黃泉第七曲”境界。

    …………

    臘月廿五,眾人準備正式向嶗山出發。

    按照千戶時磊的要求,他們一大早就在萊州府驅魔司衙門集合。

    這是“神機營”預備役成員在現實中的第一次集體會面。

    天還未亮的時候,“畢方”褚偉第一個抵達衙門大堂。

    隨後,他就一直站在大堂的門口,目不轉睛地盯著接下來陸陸續續抵達的“神機營”年輕修士們。

    只要有女修士從他身邊路過,他就會上前詢問對方的代號。

    最近幾天,他曾經用“神機令牌”給“麒麟姑娘”發了無數條消息,但“麒麟”都沒有搭理他。

    這使得褚偉不自覺懷疑,會不會是自己說錯了什麼話,惹得對方厭煩了。

    所以他想趁今天當面向“麒麟姑娘”道歉。

    然而,直到時磊宣佈“所有人已經到齊”後,褚偉依舊沒有能找到“麒麟姑娘”的蹤影。

    這時候,他忍不住向身邊人詢問:“‘麒麟姑娘’是不是臨時退出了?為什麼她今天沒有按照千戶大人的指示來到這裡呀?”

    聽到他這話,“燭龍”陳晏平乾咳一聲,表情變得有些怪異。

    他顯然是在努力憋笑。

    而旁邊的四皇子蕭尚貞則面色嚴肅地走上前對他說道:“你為什麼這麼關心‘麒麟姑娘’?是不是對她有非分之想?”

    “我……我對她沒有非分之想……我只是想……”聽到他的話,褚偉突然支支吾吾答不上話來。

    “如果我沒猜錯的話,你跟她在‘論道之境’裡撞見過?”蕭尚貞上前一步,語氣愈發咄咄逼人。

    “嗯……沒錯……”褚偉低下頭。

    他本身就是個自卑拘謹的人。

    當受到四皇子蕭尚貞這種盛氣凌人的逼問時,他更是卑微得抬不起頭來。

    “那你應該猜得到,她的身份非常尊貴,像你可高攀不起。”蕭尚貞抬起下巴,以高傲的態度繼續道。

    此時此刻,蕭尚貞已經想明白——為了讓自己的身份不敗露,為了讓自己不淪為眾人眼中的笑柄,他必須先下手為強,提前剷除一切隱患。

    ps:七夕節送大家5200字大章,求月票!(抱歉今天白天去了趟醫院,更新晚了一些)

    …………

    註釋:

    (1)“皎如玉樹臨風前。”——唐·杜甫《飲中八仙歌》

    (2)“西荒中有人焉,長短如人,著百結敗衣,手虎爪,名曰獏?。伺人獨行,輒食人腦。或舌出盤地丈餘,人先聞聲,燒大石以投其舌,乃氣絕而死。不然食人腦矣。”——漢·東方朔《神異經·西荒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