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柔情 作品

第1801章 皮笑肉不笑


  都說十年育樹,百年育人。

  育人成才自古以來就是一大難題,白曦卻用短短不到二十年的時間裡,把牛羅村的青中年培養的大有出息。

  不僅如此,牛羅村小一輩,在各種資源和教育條件下,如今更是不得了。

  當然,不光是牛羅村,方圓百里的村子也受到了一定的影響。

  自打白記工廠對招工要求首先要有文化後,十多年來,牛羅山經濟示範區的各村也重視文化教育,也許別的鄉民的中青年對文化方面不會和牛羅村一樣重視。

  但他們再也不會覺得讀書沒有用而不讓自家孩子不去唸書了,就算再不濟,至少初中是要上完的。

  高中畢業想進白記都不容易,你要是初中文憑都拿不到,那不是更難麼。

  在鼓勵教育這一塊,白曦要說第二,怕是沒有人敢稱第一了。

  牛羅村的人自然不用說了,白曦這個姑奶奶說什麼就是什麼,大傢伙執行起來半點折扣都不打。

  白曦要說一本書最好看兩三遍,村民們能看五六遍。

  讀書識字還能比種地耕田幸苦?

  要是家裡有孩子撒懶喊讀書辛苦的,那家長二話不說,把人揪到地裡,就讓他馱著犁耙耕地。

  不想吃讀書的苦,那就吃沒文化的苦。

  開玩笑,姑奶奶給大傢伙打下了這麼大的家業,大傢伙都在努力學習跟上姑奶奶的節奏,你丫的沒出息要拖後腿,那你就在地裡幹苦力得了。

  一般來說,只要放地裡放上個一天,頂多兩天,就沒有不哭著喊著回學校唸書的。

  關鍵吧,下地幹活可以,早出晚歸的,還吃不飽,這能有幾個人撐得住。

  可村民們對自家的孩子是半點都不心軟,理直氣壯的說:“這算什麼,我們十幾年前日子過的就是這樣,早出晚歸,能吃個半飽就不錯了。”

  “我們那會吃糠咽菜都捨不得吃飽,你能吃紅薯粥就很好了,你等著,明天我給你安排野菜糊糊。”

  “細糧和肉是給文化知識分子吃的,下地幹活,我們那會就是吃的這些,不信你去別地方看看去,是不是別的村子現在也是紅薯玉米混著糧食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