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情君少 作品

第1039章 國策(求訂閱)

    李二想要國策。

    江缺也想繼續忽悠一番,或許可以把李二陛下忽悠瘸了。

    只有李二瘸了,他才好開展接下來的計劃。

    隧。

    江缺又說道:“治大國如小烹,我雖不懂當權管人,但我卻知道一個國家要富強起來,實現國富民強,需要很多東西。

    恰好這些年海外經歷讓我明悟一些,如果陛下覺得有用的話,大可聽一聽。”

    李二自然是求之不得。

    他正想如何才能讓江缺開口,江缺便來了。

    於是。

    李二滿懷期待的笑意,“真人請說,不過對與錯,朕都會一一對照一番,採優補缺。”

    但凡有利於家國,他都會採納進去。

    “嗯。”

    江缺滿意地點點頭,李二是個明君,肯定不會錯過這般機會。

    正是抓住這個心理,所以江缺才知道自己有表現的空間。

    才能忽悠住……

    不。

    是曉之以情動之以理。

    說以國策,道以明理,李二陛下必然覺得句句皆是經典治國之言。

    也必然會禮待於他。

    江缺都已經想好了,各種平常得計策吹噓一番,在這生產力極其落後的古代唐朝,一定會把李二忽悠得一愣一愣的。

    整理一下思緒後,江缺便侃侃而道:“想要讓一個國家強大,無非是有錢有兵。

    大唐的兵鋒在陛下的治理下確實也不錯,但這還不夠,應該變得更強才行。

    另外還需要百姓富裕,那樣一個國家才能有錢,有稅收,繼而才能辦更多的事。

    不過這些道理想來陛下都明白,國富民強也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改變的。

    這些策略總結起來其實就兩個字:賺錢……”

    聽到江缺的話後,李二陛下總覺得怪怪的,不由問道:“真人,賺錢乃是商販所為,況且朕堂堂一個帝王君主,若是行商人之舉豈不是與民爭利。

    況且自古以來百姓便以農耕為主,這才是過之根本,國之基石啊。”

    李二有點不明白江缺的話,與民爭利有什麼好的。

    他是沒看到。

    江缺滿頭黑線,不由冷笑道:“本以為陛下乃是千古一帝,一個明君之尊,想不到也如此侷限。

    若世上沒有一個商人,敢問這個國家如何運轉?

    錢糧從何得來?

    靠陛下你自己去運輸,還是靠你那些要上陣殺敵的軍隊去運輸?

    百姓農耕是基礎不假,但你覺得一個國家的稅收全靠那些農人的貢獻,能有多少?

    自古以來還是刀耕火種,陛下為何也不讓百姓嘗試一下幾千年前的模式?

    一個模式是否好與壞,需要不斷的實踐,需要不斷的改進,與時俱進方才是一個國家進步的根本。

    如今陛下你願意墨守成規,幾十年後,甚至幾百年後你的後人同樣墨守成規,你覺得這個國家是在原地踏步,還是在邁步向前?”

    李二:“……”

    若是一般臣子,哪敢這般與他李二說話。

    也就是江缺的三言兩語,呵斥得這位千古帝王無反駁之言。

    他張了張口想辯駁,想解釋一兩句,可苦於無話能說。

    江缺提出來的東西太過新鮮,也太過匪夷所思,更具有顛覆性。

    李二一時半會也難以接受。

    但緊接著,江缺又一次說道:“我知道陛下可能不信,但道理就是這麼個道理。

    大力發展商業,陛下趁機可以收取商業稅,具體怎麼收法可以細細研究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