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師孃 作品

第2133章 臺北第一天

    顧工那裡有煙燻爐,他用煙燻爐別說是牛奶,還製作過更多稀奇古怪的食物,所以這煙燻牛奶冰淇淋,在很多人看名字覺得很稀奇,張向北並不覺得。

    比這裡的菜更吸引張向北的,還是韓大哥這個人,和他向張向北他們介紹的情況。

    臺北農產進銷公司下面有第一和第二果菜批發市場,韓大哥說,這兩個市場的菜價,對全臺灣有指導意義,全島其他的市場,會看臺北市場的電子交易盤,來確定當地的蔬菜和水果的價格,這其實就是一個全島指導價。

    韓大哥詳細地向張向北和吳歡講解他們果菜批發市場的運作過程,張向北聽了,覺得和大陸的農產品批發市場還是很不一樣,大陸的農產品批發市場,是買家和賣家直接洽談交易,成交後,批發市場只是按照成交的金額,收取一定比例的服務費。

    這個服務費更像是租金,就是我提供了一個場地讓你們雙方交易,交易完成了我就抽頭,市場本身並不干預和介入買賣雙方的交易。

    也不限定買賣雙方的資格,誰從全國各地拉了蔬菜過去,都可以進場賣,誰也都可以進場買。

    臺北第一第二果菜批發市場,他們的經營模式,有點做市商的味道,進場交易的賣方,需要先申請獲得批准,取得交易資格,賣方主要是各地的農民和農會。

    買方也需要事先提出申請,取得承銷人的進場資格,承銷人一般是全臺北市和新北市各地的零售商或者超市,刷卡進場後要確認信用餘額,你購買的產品總金額不能超過你的信用餘額。

    不管是賣方還是承銷人,在這裡都是相對固定的,每天會進場交易。

    凌晨三點鐘之前,賣方運送蔬果的卡車抵達批發市場,向市場提交進貨明細表,市場的理貨員依據產品的種類進行理貨、分貨,並予以簽收。

    接著是開箱、編號、品檢、過磅,然後將所有的資料輸入到掌上型電腦,並根據全省昨日的行情,拍賣員給出一個拍賣價,這個價格,一般會略高於或略低於行情價,這個就需要根據每天的氣候或供應量情況等等做出。

    這些準備工作都結束之後,就開始拍賣,承銷人在移動式拍賣機上開始競價,給出最後那個價格的承銷人就獲得了這批蔬果,他和批發市場確認交割後,整個的交易流程就結束了。

    這樣的交易模式,最大的好處就是所有的過程都是公開透明的,最後的成交價,也是市場形成的,所以它才會對全島的果蔬價格有指導意義,同時,也對市場第二天確認起拍價有參考意義。

    張向北聽著頻頻點頭,他覺得如果是批發市場的話,這樣的交易方式其實更合理,對買賣雙方也更公平,不會因為哪個買家或者賣家,初來乍到,對當地的價格行情一頭霧水,出現買高賣低,或者買低賣高的情況,更能保障雙方的利益。

    但這樣一來,對批發市場的管理者來說,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本身是介入到整個交易環節,而且是其中重要的一環,他要提供的服務和做的事,就更多了,而不是造幾幢鐵皮屋頂的房子,僱幾個保安和過磅員收銀員就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