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師孃 作品

第1682章 老譚出馬

    四月十七日,主席在中南海懷仁堂觀看演出,大為讚賞。

    第二天,他派人到劇團傳達三條指示:第一,祝賀《十五貫》的改編和演出,都非常成功;第二,要推廣,凡適合演出的,都可以根據各劇種的特點演出;第三,對劇團要獎勵。

    四月二十五日,《十五貫》在國務院直屬機關禮堂演出,主席又親自去看了一次,主席連續兩次觀看《十五貫》,轟動了京城。

    四月十九日,總理也觀看了《十五貫》的演出並接見全體演職員,鼓勵大家說:“你們浙江做了一件好事。”

    五月十七日,文化部和中國戲劇家協會聯合邀請首都文化界知名人士二百多人,在中南海紫光閣舉行崑曲《十五貫》座談會。

    總理親自出席座談會,作了約一個小時的長篇講話,他把崑曲譽為江南蘭花,並盛讚《十五貫》是“改編古典劇本的成功典型”,是“百花齊放,推陳出新”的榜樣。

    從四月十日至五月二十七日,《十五貫》在北京公演四十七場,觀眾達七萬多人次,五月十八日,《人民日報》發表了田漢執筆的題為《從“一齣戲救活了一個劇種”談起》的社論,把崑曲和《十五貫》推到了輿論的極點。

    當年的小錢從北京載譽而歸,成為了浙江文化界重要的一支筆桿子,先後又寫出了越劇《胭脂》和《柳玉娘》、紹劇《于謙》、婺劇《西施淚》、京劇《南屏晚鐘》、戲曲電視連續劇《大義夫人》和電視連續劇《紹興師爺》。

    他不僅獲得過文化部的一、二等獎,還獲得過“飛天獎”和“金鷹獎”。

    在成為一個優秀劇作家的同時,他還走上了浙江省文化廳廳長的崗位。

    老譚那個時候在浙江婺劇團,就是老錢寫的婺劇《西施淚》的第一個范蠡,兩個人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老錢看到了老譚很高興,他說:“我可知道你一直都在杭城,我就在想,看你什麼時候會想起我這個老頭子,來看看我。”

    老譚趕緊說:“早就想來了,只是不好意思,這不是你已經聲動全國,又身居高位,我們這種平頭老百姓,怎麼好意思來打擾你。”

    “你罵我是不是?”老錢笑道,“什麼身居高位,不就是一份工作而已,現在這份工作也沒有了,退了,我就在家裡,寫寫書法,編編書,和你老譚有什麼區別?對了,要說聲動全國,你老譚的女兒才是,現在是不是連戲也不唱,變成著名的女企業家了?”

    “讓你見笑了,還記得她是唱戲的。”老譚說。

    “怎麼不記得,我還看過她幾次演出,給她頒過獎,印象深刻,嗨,知道她去做房地產了,我還可惜過一陣子,現在婺劇本來就不景氣,這還少了一個有希望的旦角。”老錢說,“怎麼,老譚,說實話,是不是現在在家享清福,才忘了我這個老朋友了?”

    “怎麼敢。”老譚趕緊說。

    老楊說:“錢廳長,譚老師現在也沒有嫌著,他又回永城,去帶學員班了。”

    老錢睜大了眼睛看著老譚:“你?去帶學員班?老譚,你這是要發揮餘熱還是要賺雙份的退休工資?”

    “譚老師是義務勞動。”老楊說。

    老譚笑道:“沒辦法,被外孫女拉回去了。”

    “外孫女?譚淑珍的女兒?”老錢問。

    老楊說對,就是從北京電影學院回來的那位。

    老錢哈哈大笑,他說:“聽說過,聽說過,聽說過有這麼回事,北京電影學院的學生,放著大好的前程不要,要回到永城,去學地方戲,哈哈,我就是沒想到,這原來是譚淑珍的女兒,你老譚的外孫女,譚淑珍棄戲去做房地產,沒想到女兒棄電影回到了劇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