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月明 作品

556、加班加點創大業

    曹菲很不滿:“什麼亂七八糟的形容!”

    鄒珣剛才還只隨便瞟眼,現在馬上冒精光,八卦的小眼神電力十足。

    聽荊小強介紹:“鄒珣,十八歲,現在還是江浙藝術學校的學生,但我準備重點推介她參與影視劇拍攝,特別是電視劇,目前這部清宮劇正好適合她……”

    清宮劇?

    曹菲再打量下這個長得有點精怪的少女。

    實在是看不出來有投資回報的信心點。

    羅莉來了以後,反應跟曹菲不一樣:“到鵬圳拍?你準備在哪裡取景呢?”

    她好歹已經跟著拍過張導的電影,《雪原谷》,現在又在拍時裝愛情片,加上這個劇本搗鼓了快一年,比小強這天南海北啥都忙活的要專注很多。

    有下意識的內行反應。

    哪怕如《戲說乾隆》那麼大多數是宮廷外的古裝戲,好歹也要有點古蹟。

    鵬圳那可是從小漁村硬生生擴建起來的移民新城,根本一點古蹟都看不到。

    荊小強一點都不固執:“啊?對對對,搞個影視城沒必要,那就還是在我們這周圍拍,找個江浙園林拍就行了。”

    其實這一刻他已經有點不想拍清宮劇了,鄒珣走紅的那部江南水鄉劇,可惜他不記得劇情!

    沒曾想曹菲拿過羅莉書包裡隨身攜帶的劇本翻了翻:“影視城?什麼東西,這種清宮劇佈景花不了多少錢吧,就在你鵬圳的那個大工地樓頂做一下就行了啊。”

    沒錯!

    在九十年代以前,港臺是亞洲影視劇的扛把子,他們的模式遠遠領先於內地。

    一票在港臺不算最頂尖的電影人才,結合內地資源都能拍出《少林寺》這樣的爆款。

    連鄒珣也能感覺出來兩邊差距甚大。

    所以現在一切做法都是朝著港臺看齊。

    可hk那屁大點地方能建什麼大規模的影視城?

    tvb旁邊那個sb影城,也就是個小村落的規模。

    荊小強在臨出國前,參與見識過國內拍《荊軻刺秦王》的巨大仿古建築群。

    這個仿古群建立在《鴉片戰爭》的電影街景旁邊。

    也是荊小強畢業後同行最稱道的外景地。

    就這樣靠著後來一部部電影堆積一個個不同朝代的街景、宮殿。

    那個地方最後叫做橫店。

    那才是荊小強印象中的影視城。

    而他心目中的影視城,卻應該是好萊塢環球影城那樣的大場面。

    那得多少錢,他又不是打算一直在電影行業幹。

    只是臨時遇見安寧、鄒珣、喬恩這等時代人物撈一把而已。

    別貪多求厚的攤子鋪太大,跟歌舞中心一起拖垮了自己。

    可曹菲這句話卻一下把荊小強點醒:“對啊,屋頂那麼大的面積空著,不如拿來做個清宮影城,平時拍戲、旅遊兩不誤,還能持續賺錢!”

    曹菲懷疑:“就是點影視佈景能賺錢嗎?”

    前戲劇舞美繪景專業畢業生重重點頭:“能!絕對能賺大錢!”

    荊小強啟發曹菲:“你忘了鵬圳那個影業公司別墅,兩邊都在建微縮景觀園,愣是能吸引每年多少萬的遊客,晚上還在加班加點的施工那個……”

    曹菲強行臉蛋一紅:“我盡聽見半夜加班加點的叫喚了。”

    這就沒法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