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桶布丁 作品

第656章 人生如棋




    甚至有兩位本已經生命垂危、腹水嚴重的病人,幾乎已經被主治醫師複核了死刑,隨時可能離去的病人竟然也奇蹟般的有了好轉。



    但是這些數據卻讓洛夫·德庫拉更糾結了。



    因為醫院對這次強人工智能的引進也很上心,或者說全師姐的醫生也對這次試驗很上心。



    這一個月,明珠復旦腫瘤醫院邀請了全世界總計一百多名經驗豐富的各類醫生、醫學專家教授一起為醫院對照組的487位同樣處於各類癌症中、晚期的病患進行會診。



    這一進程大概可以理解為整個世界醫學界對於突然闖入的強人工智能確定診療方案的一次對抗。人跟智腦之間的對決。雖然智腦得到的數據也是這些醫生提供的。



    於是對照組的每位病患都有包括臨床經驗豐富的醫生、專門研究類似病症的專家以及相關科室的專家,最少三位醫療專家根據病例特點進行討論,最後確定診療方案。



    因為癌症本就是一個身體系統性疾病,很多時候治療需要許多科室的配合,才能創造出最好的治療條件。結果就是在這些醫生、專家的共同努力之下,對照組病患的各項數據評估也有極大的提升。



    這就讓洛夫·德庫拉真的糾結了。



    從他決定涉足這個項目開始,就是想賺富人的錢。



    所以這個實驗結果顯然並不讓他滿意,癌症的治療是一個長期的過程,短短半個月的時間顯然並不足以讓這些患者全部治癒出院,那是神蹟。



    但如果專家會診也能有差不多的結果,這個實驗結果公佈出去,對於富人的吸引力就不那麼大了。



    畢竟對於窮人來說除非自身疾病的特殊性,否則想要擁有專家會診的機會難度本就非常之大,但對於那些富人來說就不一樣了。



    資本主義社會,任何服務都是可以開價的。



    更別提還有很多有錢人天然對機器並不信任,相對於所謂的強人工智能,他們可能更信任有豐富腫瘤治療經驗的專家給出的診療方案。



    而這些富人的態度,直接關係到這個項目在西方世界的推進是否順利。



    並不是洛夫·德庫拉不把本國的窮人們放在眼裡,主要是想從這些人手中賺錢太難了,因為這些人是真的沒錢。他們甚至連保險都買不起,將這種診療技術提供給他們大概率也沒用,因為沒有保險他們必然支付不起醫院的賬單,甚至買不起藥,這有什麼用?



    另一方面,要推行強人工智能的個性化診療方案,肯定是要把這項技術納入醫保的。



    這又得跟保險公司談判。



    美國的醫療保險通常很昂貴的,如果需要享受到這項服務,難免要另外加錢,有多少人願意為這項服務買單也是個問題。



    最後,從這次全世界包括西方很多國家他都有所耳聞的專家,以及全世界許多知名醫院的醫生都接受了明珠醫院的邀請,加入到對抗強人工智能的工作中,義務為對照組的患者會診,並提供診療方案,讓洛夫·德庫拉開始糾結於醫生們對於這項技術的態度。



    在強人工智能個性化診療方案雖然贏了,但贏得不夠徹底,並沒有顯示出足夠的優越性讓那些醫生心服口服的情況下,這些醫生對於這項技術接入醫院又會是一個什麼態度?會不會集體抵制?



    當然,洛夫·德庫拉從這些數據中也看到了希望,他堅信未來醫療領域肯定屬於強人工智能的。因為這些醫生為這項技術積累越多的病例跟數據未來能力自然也就會越強。



    不管多天才的能力,其數據整合能力也絕對無法跟機器相提並論。這是由物質決定的,人類的生物大腦在這些方面本就沒法跟機器相提並論。



    人類醫生未來最重要的工作大概就是配合機器給出各種檢查結果,並通過自己的經驗來檢查智腦給出的診療方案是否合適。



    如果數據多到一定程度,洛夫·德庫拉甚至相信強大的智腦能夠自行研發出針對各種疾病,副作用低且效果明顯特效藥來,甚至是針對個體的個性化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