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桶布丁 作品

第661章 傻瓜式的手術




    再次,這手術太複雜了,對主刀醫生的要求幾乎到了變態的程度。預計三十八小時的手術,最少十六個小時主刀醫生需要每一刀都保持精確無比,一點點小錯誤都可能導致最嚴重的的後果。



    但說到底,大家還是希望這次手術能成功的。



    有如此多人知道了這場手術,那些參與了這次跟人工智能比拼的醫學專家們自然也知道了這場手術。



    老金近期的各項檢查結果早已經擺在了全世界這些醫學專家面前,不得不承認,如果這些檢查報告都準確的話,基本上已經被所有醫生們判了死刑。



    當然所有人都能判斷出這些檢查結果是準確的。



    關於老金的情況並不只有近期這些檢查報告,而是從第一次確診開始所有的數據報告都在其中,其中也包括了老金入院後所有的住院治療記錄,以及這些週期的生理情況變化,這些病程發展情況完全造假並沒有那麼容易,更別提這場手術在各方要求下,專門開通了直播功能。



    當然,普通人是無法找到直播這場直播入口的。



    只有參與了這次活動的醫生、醫學專家、教授們才拿到了邀請函,從手術開始時醫院給的特定網址以及邀請函中的邀請碼,外加面部識別之後才能進入觀看這場手術直播。



    這些人的聲望足以見證這次手術的成果。



    這次手術也的確吸引了這些業內專家們的關注,醫院總計通過宇馨科技搭載的直播系統發出了三百二十三給予國外醫生專家們電子邀請函,六百多封給予國內業界醫生的邀請函,再加上醫院內部的十六個名額,在手術開始前五分鐘就已經登錄了百分之七十。



    其中發到國外的邀請函幾乎百分百都已經登錄,缺席的主要是國內的一些一線醫生。



    要知道很多西方國家在手術開始時正是深夜時,可見這場手術有多受關注。



    當然國內醫生缺席的多也並不是對新技術不關心,而是有其客觀原因的。



    畢竟華夏國內臨床醫生的工作強度是百分之九十九的國外醫生無法企及的,很多醫生根本騰不出時間來觀看直播,甚至請假都不給批,只能在休息時間去瞅上幾眼,或者觀看錄播。



    起碼就臨床醫生這個職業來說,在國內跟在國外大概能屬於兩個不同的工種,前者每週按計劃診療多少病人,對每個病人充滿耐心,並享受按時休假;後者每天面對多少病人全看天意,幸運的話一天就要接待人家規劃中一週的病人,如果是在那些知名且忙碌的醫院,休假基本隨緣。



    這大概也是身處14億人口大國的無奈之一了。



    不管怎麼說,這次手術的確是飽受關注。



    但這並沒有影響到正在手術的付正權。



    相反,真的進入到手術狀態之後,這場本該是極為複雜的手術其實真正操作起來分外簡單,甚至比一些乙類手術還要簡單。



    畢竟以往的手術從哪下刀到哪為止,但在這場手術中,他帶的眼鏡會直接在患者的身體上給出標準化操作的指示。比如第一刀時,腹部的紅色導線切口,起開後直接出現擴張器的圖示,並標註出位置,下一步,出現蚊式血管鉗的圖標,付正權只要說一句助手立刻將工具送到他的手邊,然後眼中自然出現了經過放大後的部位……



    付正權需要做的一切就是按照眼睛中虛擬出的指示,一步步的完成手術。



    同時他在做這一切的時候,患者的各項生理指標也在他耳邊不停的迴響,當出現技術動作不太標準的時候,耳邊也會傳出人工智能的提示。



    這樣操作下來,幾乎每一步都能是極為標準的操作,近乎可用完美來形容。



    當然能做到這種程度,也跟付正權花費了整整一週時間習慣頭頂這款頭盔設備有關。第一次接觸這種設備時,估麼著打死他都沒想到,宇馨科技推出的ar技術,竟然能用在外科手術的場景之中,而且還是極為複雜的器官移植術,更讓他感嘆的是,這種技術一旦推廣,對於絕大多數患者來說絕對是極為幸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