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桶布丁 作品

第665章 新時代輿情




    這一次訪談節目熱播帶來熱議最大的依然是強人工智能將帶給人類未來的種種可能。



    好消息是關於人工智能毀滅人類文明的論調少了許多,探討的重點換到了這次事件本身,當強人工智能強勢切入到醫療領域,是不是意味著未來許多罕見病以及癌症都可以治癒了?



    老金的病例就在那裡掛著,即便是一個對醫學一竅不通的普通人藉助萬能的搜索引擎,也能知道這病例代表的惡性程度。



    哪怕不研究病例,只需要知道這個病的名字叫胰腺癌也夠了。



    因為曾經有億萬身家的喬布斯老先生就是被這種病奪去生命的,他在確診之後還是活了八年。



    而且根據醫生們的科普,喬布斯得的是胰島細胞神經內分泌腫瘤。



    從這一點說當年的喬布斯是很幸運的,因為他得的腫瘤非常罕見,儘管是胰腺惡性腫瘤的一種,但腫瘤發展相對較慢,預後比一般的胰腺癌要好。這種腫瘤在醫學上不是“十惡不赦的壞人”,相比而言算是“比較好的壞人”。



    但老金的病例不同,他得的就是惡性程度最高的胰腺癌,發現的時候已經是極晚期。



    且這種手術切除率低,只有20%,也就是說,在100個胰腺癌病人裡,只有20個可以開刀,而這20個可以手術治療的病人中,又只有20%的病人有5年存活率。



    換算下來100個胰腺癌病患裡,只有三到四個病人可以通過手術切除延長5年生命。



    而老金甚至並不能算到那20個可以開刀的患者。



    但是人工智能設計的方案,不但讓他開刀了,現在甚至在icu病房裡躺了一週之後已經轉到了普通病房,根據後續的各項數據來看,老金的身體還恢復的極好,現在甚至已經可以吃少數流食,體內也已經檢測不到癌症存在的痕跡。



    當然,醫生們的科普並不止是侷限於這次攻克癌症的手術,更多的還是聚焦於這次人工智能給出的治療方案中所涉及的新技術。



    比如自體器官體外培育跟生物3d打印相結合的新技術。



    這也是老金現在能活下來最重要的技術之一,畢竟一次手術換了數個體內重要器官,身體一直沒有出現任何排異反應,毫無疑問這絕對是人體器官移植技術的重大突破。



    這項技術的突破受益者顯然也不止是癌症患者,還有無數的腎衰竭、尿毒症的患者,諸多的心臟病患者,甚至先天性心臟缺陷患者都將受益於這項技術。



    如果在展開想象,從生物學的意義上來說人類衰老的本質就是身體結構的退行性變跟跟機能衰退,其本質就是身體內部器官的活力降低,機體組織細胞和構成物質的喪失,機體代謝率的減緩,機體和器官功能減退,等等。



    當這項技術更加成熟跟普及之後,對於老人來說做一次全身體性質的器官更換,讓各個器官功能重新恢復到巔峰狀態,這是否意味著人工智能將大幅度延長人類的預期壽命?



    根據研究顯示人類大腦大概有一千億個腦細胞構成,從出生開始就已經固定,且大多數並不會隨著老化而自我更新。這些細胞的壽命大概有110到150年。



    這也就意味著一個人的身體器官機能都正常的情況下,人類的平均壽命應該在120到130年才是最為完美的狀態,顯然目前鑑於醫學的侷限性,這個預期壽命即便在最發達的國家也不可能達到。



    但是在這項技術普及之後,便有了這種可能。



    在大腦無病變的情況下,通過更換器官來延長壽命是可行的方案之一。



    即便不能達到這個理想壽命,通過成熟的器官移植手術,來提升人類老了之後的生活質量,對於人類的未來也是極大的利好。



    畢竟預期壽命更高質量的預期壽命其實是兩回事。



    一個活了九十歲的高壽老人,很可能七十歲之後,一直被各種疾病纏身,癌症、心臟病、慢阻肺、糖尿病、腰椎突出……等等這些即便都隨著年齡的增長風險不斷增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