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桶布丁 作品

第718章 有多誘人?

    可以說從來沒有這種規定。

    難道拿了諾貝爾獎的科學家就不能再拿沃爾夫獎?難道就不能再拿科學突破獎?

    諾貝爾獎的獎金才一百萬美元上下,人家科學突破獎的獎金可是三百萬美元!

    起碼在湯姆·布魯斯看來,這則聲明大概率證明了瑞典皇家科學院有些心虛。

    不過以他圈子流傳的說法是,瑞典皇家科學院發佈的這則聲明其實也是因為某些壓力,因為要拒絕世界科技中心加快東移,所以承受了這些科學大佬本不該承受的壓力,根本不是科學院的本意。

    這種說法似乎也有道理。

    但是諾貝爾獎金拖了六年這事兒還是第一時間在整個科研圈炸了鍋。

    獎金拖延六年不發這種事情在諾貝爾獎歷史上還真沒聽說過。

    就算也有獎金沒發出去,那也是在獲獎者明確不要獎金的前提之下才會出現這種情況。

    但是獲獎者沒有拒絕,獎金就直接扣著了,獎項的公信力合在?

    拋開拖延發獎金這事不談,這個敏感的時候諾貝爾基金會把獎金髮出去,這算什麼?這難道又是不知名的壓力作祟?這明明就是某些人亂了方寸。

    更可怕的是,這事情還直接被一個小姑娘調侃,雖然這個小姑娘的身份特殊,是王宇飛的妹妹,但說實話,這一連串的事件當真讓湯姆·布魯斯對諾貝爾獎極其失望。

    有那麼一刻,他甚至覺得如果自己今年真的獲得了諾貝爾獎,在頒獎典禮上,他都會覺得羞愧。

    世界第一科學大獎的氣度呢?

    遇到這種事情直接不聞不問才是最好的應對方式吧?

    如此進退失據的應對,明顯是覺得自家底氣不足吧?

    第一次,湯姆·布魯斯在這一刻心底有了放棄諾貝爾獎,去爭一爭宇馨科學獎的衝動。

    先不說前三屆的獲獎者有得到一間太空實驗室的機會,光是第一屆獎金的得主,就更容易被人記住啊。如果未來宇馨科學獎發展的約好,第一屆獲得宇馨科學獎的科學家自然身價也會相應越高,從這一點上看,其實比去拿諾貝爾獎的性價比更高。

    尤其是宇馨科學獎的評獎機制。

    相對諾貝爾獎相對保守的評獎機制而言,宇馨科學獎無疑更為創新。

    直接由第三方人工智能根據大數據算法來評選某一個科學領域對世界貢獻最大的科學家候選人,並給出理由,然後實打實的由評判人員在這些科學家的項目中進行考察跟評選,所有一切都放在陽光下操作,似乎也不錯。

    這給了所有候選人的項目足夠的曝光度。

    這種曝光度其實對於許多科學家來說是滿滿的利好。

    道理很簡單,跟諾貝爾獎納入視線的參選者完全保密的政策相比,這種曝光度有利於許多科學家拿到資金扶持是有極大好處的,尤其是那些做基礎研究的科學家們。

    所有人都知道做基礎研究項目,不止是耗資大,而且在短時間內很難看到成果。所以除了一些規模足夠,沒有資金壓力的大公司而言,跟國家投資的科研組織世界各大高校制定的研究項目之外,很難說會有投資者去給那些基礎項目做大額投資。

    當然,這也是無可厚非的。

    資本市場本身就是要求回報的。

    但是通過宇馨科技這種曝光之後,肯定會吸引無數人的目光,其中自然也包括了無數投資者。

    同一個領域,即便是最終獲獎者只有一個,但只要被納入了候選範圍,在宇馨科技的官網上公示,也能吸引來無數人的關注,更說明這些研究是絕對有價值的,否則不會在大數據中被人工智能選中。

    要知道接下來可是長達半年的評選期。

    這些候選人跟其研究的項目都掛在宇馨科技的官網上,可以隨時供人查閱。

    或者這個名單在普通人中間的關注熱度有限,但是對於有心從科研進步中獲利的資本而言,這些被選中的項目絕對都是熱門的研究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