佐佑商夏 作品

第十章 淮南書院

    三十年前,時任禮部尚書,太子少師,觀文殿大學士的封子野年老致仕回鄉,官家贈其太師之職榮休,回鄉時候感嘆家鄉學子求學之不易,遂牽頭納捐,在江都縣開創江淮書院,免費收取貧寒子弟,本意為家鄉培養後繼之人。

    因封太師自任山長一職,揚州城,江都縣及附屬各縣學子紛紛慕名前來。封太師去世之後,因其遺澤,有不少名師在江都,江淮書院倒也出了幾名進士,名聲大噪,待官家親政之後,大興官學,州府及各縣秀才均入官學,江淮書院逐漸沒落,但因其底蘊深厚,比之其他私塾成材率高了不知幾許,官紳之家紛紛將自家子侄送入書院。

    十幾年後,書院年久失修,江都縣衙欲則新址重建,但因錢財之故,拖了幾年也沒能修建,揚州富商聞之,向府衙上書,願意出資修建書院,將淮南書院遷到揚州城,並每年納捐承擔辦學之資以及求取名師的費用,條件是自家子侄可以優先入學。

    隨著新書院遷到揚州城,書院學子越來越多,但大多數為官宦之後和富紳之後,貧寒學子越來越少。有鑑於此,上任山長將學院分為上下兩舍,下舍只教授四書精義,經過考試,合格者升入上舍,繼續學習六經,詩詞以及策論,又將下舍分為甲乙丙丁四班,擴大招生範圍,四個班並無任何區分,揚州城內優秀的貧寒子弟可以免費入學。

    等新任山長到任,發覺學院之中官員權貴之後經常以勢壓人,欺壓貧寒學子和商賈之後,遂將官宦權貴之後單獨分在一班,為甲班,盛長槐因為是揚州通判嫡兄繼子,因而也被分在甲班。

    此時正是午時,學院每逢午時,便會有半個多時辰的用飯休息時間,因大多學子路途遙遠,書院偏院便設立了一個食堂,學子們可以免費就食,不過僅提供簡單飯食。對於盛長槐等官宦之後和富紳近親等,大多是由小廝長隨在附近食肆購買或者由家中送來,又或者是出去就食,對於貧寒子弟來說,這倒是一個善舉。

    下課之後,楊夫子自有學中準備的飯食休息之處,學堂中學子已然頭昏腦漲,等到楊夫子走後便一鬨而散,盛長楓給盛長槐打了個招呼,便與幾個交好之人一同離去。

    知州家的胡鈺在比盛長槐早來一兩年,對學堂附近已然非常熟悉,因而在一旁邀請他一起去食肆吃飯,胡鈺年長長槐一歲,雖然年紀小,但因母親早亡,因而早熟了一些,與長槐也能聊到一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