佐佑商夏 作品

第九十二章 積英巷盛家

    汴京靠近內城牆沒多遠的地方,有個積英巷,巷子裡面住的基本上都是大官貴人,除了公候街和獅子巷,沒有其他地方比這裡的官員更多了,畢竟這裡離著內城更近,在京六品以上的官員都需要上朝,離得近些,上朝也方便些。

    更何況,除了少部分官衙,大多數官衙部門都設置在內城或者內城附近,無論是上朝還是辦公,住在這裡更便宜些,現在的文官多是坐轎。住的遠了,為免路途有些遠。

    積英巷裡面居住的大多是三四品以上的大官,除了少部分,尤其是最東邊那一家,只不過一個六品小官,時任尚書檯任,承直郎盛紘,卻是積英巷中的一個異類。

    盛家剛回汴京那年,盛紘還是當朝副相的姑爺,到了如今,王相公來不及上書告老,就病死在任上。這王相公雖然並無什麼政績,但在韓大相公回京之時幫助韓大相公穩定朝綱,因其門生故舊較多,確實也幫韓相公省了不少事情。

    再加上官家仁慈,得知王相公病逝,念其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又病逝在任上,有感而發,“其生也榮,其死也哀”,天子一言九鼎,禮部上書追封王相公太師銜,配享太廟,官家也允了。

    正所謂,人走茶涼,王相公這一去,盛紘只不過是個姑爺,又能在王相的故舊之中有多大臉面,盛紘又是那種將面子看得比天大的人,從不主動攀附結交,時間長了,就是同一條巷子中新搬來的,也都忘記了這個巷子裡面還有一個前太師的姑爺,官僅六品的小官。

    但是這段時間,盛家又進入了積英巷官員的視線,無他,秋闈剛過,盛家的兩個孩子第一次應試,竟一舉發解,要說年少發解的在汴京也不在少數,但難得的是,盛家的兩個孩子,一個不到十七,一個剛剛十八。

    小的那個且不說了,發解有些僥倖,剛剛上榜,還是因為這一任有個同考官乃是王相生前至交,有些人情在裡面,這孩子文章詩詞也算不錯,過與不過就在一念之間,所以得了些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