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江 作品

第七百四十三章 同意與邀請

    不光是這些老人,他們的徒子徒孫們都已經意動不止了。

    在大明的工匠地位如何,猶在田夫之下,是最底層的人,是生活在水深火熱中的人,他們靠一技之長來維持生活,推陳出新,打造出的作品別具匠心,也許可以賣到高價,但他們的地位是不會改變的。

    這一點朱由校也清楚,柳安也明白,但他們二人都無能為力,至少目前來說,他們沒有辦法改變現狀。

    匠人的地位問題已經深入人心,不是一朝一夕,一天一夜能夠完成的,而是需要時間的推移,同時潛移默化的影響匠人們的地位。

    柳安從來不認為自己短短的一生能完成什麼偉大的壯舉,不管是摒除男女之間隔閡也好,打破階級固有屏障也罷,都不是靠著一紙命令可以完成的。

    歸根結底,這些都是時代的遺禍,流傳了幾百上千年的習慣,說甩就甩,談何容易。

    不過,正所謂被吃者不可坐以待斃,想要讓工匠們的地位有所提高,需要的不是旁人的憐憫,而是自身的努力。打造寶船,讓寶船在四海揚名,這便是提高工匠地位的第一步。

    “馬大師,你們考慮的怎麼樣?”柳安問道。

    馬學林老神在在地點頭,說道:“我又沒有子女,沒有妻兒,無依無靠的,去哪兒不是一樣?難不成還守著這老宅子孤獨終老?罷了罷了,如果柳太師能兌現承諾,我就是遷去天津衛又如何?關鍵是他們啊......這群糟老頭子一個個惦記著活到自己重孫子生蛋呢,他們恐怕是沒有這麼大的胸襟去天津衛的。”

    “老馬,你這話可就不地道了啊,什麼叫我們胸襟小,難道你氣度就大了?”

    “自己沒有一兒半女的,當初不聽我們勸,現在開始羨慕我們了?”

    “我看你不如到街邊收養個乞丐,把自己手藝傳承下去比較好。”

    聽著他們碎言碎語的叨叨個不停,馬學林氣的鬍鬚亂顫,怒不可遏道:“夠了!說這麼多廢話幹什麼,就說你們去不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