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江 作品

第八章 秀才崔應元

    柳安心中警鈴大作,問道:“少爺你看我幹什麼...”

    楊文才將手搭在柳安的肩膀上,笑道:“養兵千日用兵一時,現在就是柳先生你發揮作用的時候了!”

    柳安:“......少爺我今天才剛來楊府......”

    楊文才眼睛一瞪:“我不管!今天不管怎麼說你都得將雅茹姑娘騙...吸引過來!”

    此時樓下突然傳來幾聲大笑,一個青衣公子,手中拿著一把雕花扇,身邊圍著許多人,面帶譏諷的看著楊文才一行人,說道:“我道是誰出手這麼闊綽,原來是名震杭州府的楊家二公子啊!”

    楊文才看到青衣公子瞳孔一縮,嘴中吐出三個字:“崔應元!”

    崔應元坐在大堂中翹著二郎腿,不屑的看著楊文才幾人,柳安不認識崔應元,只好向著旁邊的一名老者問道:“兄臺,這崔應元是何人?”

    那老者奇怪的看了他一眼:“崔秀才你都不認識?你真的是讀書人?”

    柳安搖了搖頭,那老者解釋道:“崔秀才在去年的童試裡考取了第十七名,是咱們府裡有望成為舉人的大才子!”

    說完感慨的看著崔應元道:“人家雙十年紀就能考中秀才,舉人定不在話下,說不定有生之年還有機會去爭取一下貢士!”

    明朝的科舉制度分為四個等級:童試、鄉試、會試和殿試。

    童試是在各個地方由學政主持的地方考試,考中的才有了秀才功名,而且一併統稱童生,只有考取了童生才有了進入府州縣學習的資格。

    鄉試則是每三年在各省會舉行的考試,由皇帝委派人員監考,考中的稱為舉人,第一名為解元。

    會試則在京師舉行,由禮部主持,中者稱為貢士,俗稱出貢,第一名為貢元。

    而殿試則在會試舉行的當年進行,由皇帝親自主持安排名次,第三天放榜,分三甲,一甲取三人,為狀元(鼎元)、榜眼和探花,賜進士及第,二甲賜進士出身,三甲賜同進士出身,二三甲第一名都叫做傳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