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江 作品

第四百二十九章 邯鄲學步

    朱由校微微動容,將紅磚石板拿在手中沉默了一會兒,“這紅磚水泥真能有如此神效?”

    “這比武臺便是最好的證據,況且臣聽說柳先生正在修葺的宅子所用的也是這紅磚水泥,若是紅磚水泥沒有這般效用的話,柳先生又如何會以身犯險呢?”

    吳淳夫說的唾沫橫飛,慷慨激昂的陳詞迴響在樓臺之上,朝堂之上有權有勢的勳貴共聚一堂,就算在御門聽政的時候也不會有如此場面,而在這些人心中,自己的利益固然重要,但他們也希望看到大明昌盛萬年,位高權重如他們,地位已是登峰造極,最重要的一點是,大明昌盛,他們才會有更多發揮的空間,可以貪得銀子也就更多,沒有哪個奸佞貪官是希望朝廷潰敗的,即便他們就是導致朝廷變成這樣的罪魁禍首。

    如果大明在他們手上興隆,後代的史書上會如何記載他們?貪些銀子這種小事,在大義面前不過是如鴻毛輕的瑕疵罷了,根本不值一提,關鍵是大明在他們手中走向繁榮還是低谷。

    “陛下您看這石板,是如此的平整,如果用水泥代替青石修路,馬車再也不用行那泥濘小路,將士們再也不用於亂石中穿行,政令朝發夕至,不再是奢求!”

    “觀歷朝歷代,每每在這路上損耗的人力物力、酒肉槽米不知何幾,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當年成祖親征韃虜,就是遇上了雨季這糧草運不上去,只能靠著將士一袋袋背上高地啊!為何至今遼東戰事還未平息,實乃這後勤糧草不能隨大軍一同前進,大軍前進十里,這糧草才只能行三里,不僅平添了許多風險還給大軍帶來了許多不便,當初太祖能夠奪得天下,除了他老人家英明神武外,這大運河也是居功至偉,每年工部都要耗費二十多萬銀兩來維護運河暢通,如果有了水泥,水路將不再是唯一的選擇,此乃福澤千秋的偉業啊陛下!”

    吳淳夫眼睛通紅,頗有些死諫的樣子,柳安一開始還摸不著頭腦,不明白為何這工部尚書吳淳夫如此激動,可細想來,吳淳夫這才是最明智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