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死八活 作品

第九五一章 小李飛刀 重現江湖

    “那襄屏小友已經想好怎麼逼出狗狗破綻嗎?”

    李襄屏苦笑道:

    “這哪裡能想好,因為這樣的臨界點只在理論中存在,我等又看不見摸不著,還是那句話,要感謝韓國的李世石,畢竟他在上一次人機大戰中,已經給我們提供了一個鮮活的例子,所以明天的第2局,我們當然沒法完全模彷小李,但是如果有可能的話,我們的比賽思路還是可以往那個方向靠,呵呵好了,不說了,假如繼續說下去的話,我可能又要鑽牛角尖,總之一切隨機應變,我去吃飯了,現在最重要的還是要養精蓄銳。”

    在作為一番心理建設後,在當天晚上,李襄屏竟然睡了一個好覺,然後到了第二天,他繼續鬥志昂揚的出發,準備和狗狗展開第二局的較量。

    第二局是輪到李襄屏執黑,為了在佈局時候多節省一點時間,他依然採用自己職業生涯用得最多的“二連星”開局。

    狗狗同樣是以“二連星”應對,這樣棋盤上就形成在ai時代非常常見的“四星大戰”。

    到了第5手,李襄屏簡單思索一分鐘,他就直接在白棋佔據的左上角“點三三”。

    值得一提的是,這手棋雖然是由李襄屏“首創”,並且因為他本人的戰績彪斌,導致這個下法在職業比較流行。

    可這手棋的流行只是依靠李襄屏的戰績支撐,並不是所有人都認同這手棋的。

    尤其是老聶等老棋手,依然曾公開表示不喜歡這手棋,認為這手棋違背了“厚勢形成越早就越有利”的棋理。

    只是到現在ai出現以後,大夥發現狗狗好像也認同這手棋,這才讓大家無話可說。老聶今天當然也來到了現場。

    他不僅來到了現場,並且在開局還不到10分鐘,棋盤上還不到10手棋,他就已經在觀戰室嚷嚷開了:

    “哈!小李飛刀,大家看,這個狗狗竟然用襄屏首創的小李飛刀來對付李襄屏,今天有好戲看了,狗狗既然能下在這,看來它也是很認同這個下法的嘛,可是這把飛刀可是襄屏的原創啊,那到底是假李鬼幹翻真李逵,還是真李逵教訓假李鬼呢?今天倒是要好好瞧瞧。”

    嗯,老聶說的“小李飛刀”,其實就是真實歷史中的羋氏飛刀。

    很明顯,由於這個定式提前出現了16年,那自然是不可能姓羋了,現在已經是姓李。

    又因為這個下法第一次面世,那還是在遙遠的2000年,是在當年的“三星杯”半決賽中,李襄屏用這把飛刀,一舉擊潰了當時的韓國天王劉倡赫九段。

    李襄屏當時就是把這個定式當成一把飛刀來使用。

    再加上這個定式的變化確實非常複雜,確實具備圍棋中很多“飛刀”的屬性。

    因此就而久之,等到了現在以後,這個定式貌似已經有了一個更加拉風的名字:小李飛刀。

    在對局室內,當李襄屏本人看到這個下法,他稍微放緩了落子速度。

    因為點三三雖然是他點的,但是想要形成這個變化,選擇權其實是在狗狗一方。所以他之前是真沒想,在今天這樣一盤比賽中,這把“小李飛刀”竟然以這樣一種方式重現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