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死八活 作品

第七三五章 四劫循環

    ()        上午11點50,李襄屏落下本局第68手,這也是上午的最後一手棋了,在那之後,小李沒有再落子了。

    而李襄屏下的這手,也是張大記者在觀戰室說的那手棋,這是一個引人注目的好點,當前棋盤最後一個大場。

    走出對局室之後,李襄屏還在回味上午的進程。

    畢竟今天是一個之前從沒出現過的新變化,而圍棋就是這樣,在大多數時候都沒有標準答案,即便是到了李襄屏的水平,當他面對一個新變化的時候,他也不敢肯定自己的判斷就一定準確。

    “上午出現的這個新型,我到底是吃虧還是小佔一點便宜呢……”

    其實李襄屏搞不太清楚,也正是因為他搞不太清楚,所以他出來以後,才忍不住重新判斷一遍。

    必須指出的是,李襄屏上午既然會這樣下,而且在整個過程中,也不存在重大失誤和漏算的情況,那麼在當時,他肯定是認為自己的下法是可行的--------

    其實不僅僅是李襄屏,甚至不僅僅是職業棋手,哪怕一個k級的臭棋簍子在下棋的時候,他下到棋盤上的每一手棋,肯定也是他當時認為的最佳。

    至於李襄屏覺得能這樣下的理由,現場觀戰室眾人已經分析得很清楚:第一,有個誘人的絕好點等在那裡,要搶這個絕好點就需要一個先手,所以為了這個先手,李襄屏認為就算在其他地方吃點小虧,也在所不惜。

    第二,就是老謝說的那個“搖櫓劫”的原因,小李用一個“搖櫓劫”吃掉自己一塊,然而卻留下一個隱患,那就是在這之後,除非是那種天下大劫,否則他的劫材永遠不利,什麼劫都不敢開。

    要知道現在全局才60多手,這麼早就不敢開劫,李襄屏認為這就相當於縛住了對手一個手腳了,這將給小李之後的行棋造成很大牽制。

    正是因為這兩個原因,李襄屏認為被對手吃掉幾枚棋子其實可以接受,當前局面就算不說是自己優勢,但至少也是白棋“充分可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