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死八活 作品

第五十七章 夢幻結局

    只可惜在決賽中,常浩卻又以1比2的比分輸給李滄浩的師傅曹勳玄,沒能突破在當時更加神話的“曹李師徒鐵幕”。

    當然嘍,李襄屏之所以能記住這個手段,也並非完全因為這個故事,更重要的還是這步棋的技術內涵啊。李襄屏甚至認為,常浩當年下出的這步棋,一舉讓曾經非常流行的“小林流”退出歷史舞臺都不為過。

    資深一點的棋迷都知道,在二十世紀最後20年,因為小林光一先生的緣故,導致這個“小林流”非常流行,算是這年代最流行的佈局套路之一,這個套路不僅普通棋迷愛下,在職業棋戰中同樣大行其道。

    可是在進入新世紀以後,這個佈局套路突然就不流行了,尤其是在職業棋手的比賽中,“小林流”更是近乎銷聲匿跡。以至於等到李襄屏穿越之前,他偶爾在網上下棋如果碰到棋友下“小林流”的話,他都會有一種莫名的親切感,因為這樣的棋友水平不論,但棋齡應該是比較長的。

    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李襄屏認為和常浩vs李滄浩的這盤比賽不無關係。

    其實李襄屏直到現在都不知道,常浩當時下那個手段時,是他事先早有研究,還是比賽時候的“靈機一動”,然而他下出的那個手段,卻讓“小林流”近乎銷聲匿跡卻是事實。

    為什麼會這樣呢?簡而言之一句話:常浩當時下出的這個手段,從根本上動搖了“小林流”存在的理論基礎。

    沒錯,李襄屏就是這樣認為的!而要理解這種說法的話,那當然首先要理解什麼是“小林流”理論基礎。

    資深一點的棋迷當然都知道,所謂的“小林流”其實有兩種,一種是“星加無憂角”,這被稱為是“功夫型小林流”,而另外一種,就是今天李襄屏和小林先生下出來的,也是當年常浩和李滄浩的實戰,這種“小林流”和“中國流”尤其是“變相中國流”很相似,算是一種“速度型佈局”,因此被稱為“速度型小林流”。

    前面那個“功夫型小林流”不去說它,單說這個“速度型小林流”。這個套路的理論基礎是什麼呢?

    其實和其他“速度型佈局”大多一樣,其核心思路都是首先讓自己的子力迅速展開,然後通過“攻擊獲利”這個圍棋中非常常見的思想來達到自己的戰略目的。只不過不同的“速度型”佈局套路,它們各自的側重點有所不同而已。

    具體到這個“速度型小林流”,有一定實力的棋迷都知道,這個佈局套路的側重點,或者說下出這個套路後,整個棋盤的重心很自然就會落在“小目”位置所在的那條邊路上。

    根據以往無數次的實戰實踐,大家認為在下出這個“速度型小林流”,很容易在攻擊過程中較好的守住自己的邊空,也正是因為這個套路很完美的契合了“攻擊獲利”思路,先行之利貌似非常充分,因此在過去20年中,這個“速度型小林流”才會那麼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