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死八活 作品

第八十一章 恨空的毛病

    恨空!

    圍棋中的所謂“恨空”,就是“見不得別人形成大空”的意思,哪怕別人圍的空可能並不大,完全就是正常的“一般分寸”,這樣的空也看不下去眼,在下棋時候總想把別人的空破去。

    這就是“恨空”。

    並且老聶說得沒錯,“恨空”這種毛病的確比較業餘,算是業餘棋手才經常犯的毛病吧。

    然而李襄屏為什麼嘆氣呢?這當然不是他對自己的外掛失望,覺得堂堂古棋聖居然會犯這種業餘毛病。

    而是李襄屏知道,老施的“恨空”和其他人不同,他之所以有現代人看來非常業餘的毛病,這還是和他所處年代的圍棋規則有關。

    古代圍棋是需要“還棋頭”的,多一塊棋扣2目,這就意味著一個切斷價值2目,有的時候價值4目,在極端情況帶有劫爭的切斷價值可能更大。

    而正是這條“還棋頭”的規則,這就造成中古棋棋手普遍“恨空”了。因為有了這條規則,這就造成他們的行棋思路和行棋習慣和現代棋手不一樣。

    很簡單的道理,同樣一個“打入”,如果在現代規則下,這也就僅僅是一個“打入”,如果按現代規則把這步棋判斷成10目,那這步棋就是10目。

    然而在中古棋規則下,這步棋可能價值12目,14目,甚至可能更多,那麼在現代看來可能“恨空”的棋,在老施他們當年看來還是“恨空”嗎?

    “這個毛病有點麻煩啊......”李襄屏再次在心裡嘆一口氣。

    雖然剛才在和自己外掛交流的時候,他知道老施已經意識到自己這個毛病,這個因為規則問題引出了的毛病,然而李襄屏卻知道,這個毛病不是那麼好改正的。

    原因很簡單,因為這是一種思維定勢,這是一種習慣,這就像一個人天生左撇子,絕不可能在短時間內馬上就變成右撇子。

    “該用個什麼辦法,讓老施用最快的時間改掉這個毛病呢......”

    就在李襄屏想入非非的時候,一個聲音傳來,是老蔡的聲音:

    “哈哈稀客稀客,我說馬小,你怎麼跑到這地方來了。”

    李襄屏轉身一看,來人卻是馬曉飛,中國圍棋另一尊大神馬曉飛,他竟然跑到聶道場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