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死八活 作品

第一六一章 這是李襄屏自己下出來的

    現在比較穩健一點的下法:目前自己的形勢不是已經佔優了嗎?那就不要著急,保持克制的心態耐心和對方周旋,對手想拉長戰線就拉長戰線,反正無論戰線拉德多長,他棋形上的破綻總是還在,不可能自行彌補,更不可能自然消失,只要在之後的行棋中,自己死死盯著這些破綻,揪住他這些弱點不放,那麼對手總有要還債的一天。

    而激進一點的下法:那當然就是現在就想辦法去衝擊對手的弱點,對手想拉長戰線自己就偏不讓他如意。

    毫無疑問,把自己擺在“下手”位置的李襄屏,那麼除非到萬不得已,他是不太可能會選擇第一條道路的,因為這樣走下去很可能形成一盤“功夫棋”,雖然可能是自己形勢佔優的“功夫棋”,然而作為“下手”一方,沒人願意去和“上手”比拼功力。

    因此對於李襄屏來說,這第一條道路只是備用道路,只有在找不到合適衝擊手段時候才會選擇。事實上從一開始李襄屏就沒準備這樣下,當他頭腦冷靜下來以後,他第一時間就開始在棋盤上尋找衝擊手段。

    那麼李襄屏找到了嗎?

    下午2點40左右,當李襄屏通過長考落下下一手棋,這也是全局的第66手,等觀戰室眾人看到這手棋後再次紛紛感慨:

    “強!李襄屏還是強啊!都說韓國李世石對棋形感覺之敏銳無人能出其右,但我看這一手棋,李世石就未必下得出來......”

    “是啊,僅看這手棋,我認為人家李襄屏能在國際大賽中取得那麼好的成績,那真不是僥倖啊,又穩,有準,又恨!這手棋一出,白棋棋形上的破綻全暴露出來了,我看今天這盤棋,小常應該是困難了,很困難了......”

    只可惜李襄屏沒有聽到觀戰室的表揚啊,不然他一定會很高興。

    因為剛才的這步棋,既不說他賽前的準備,也不是老施下出了的,而是他,他本人李襄屏在實戰中臨時想出了的!

    而作為他這盤棋的對手常浩,等常浩看到這步棋以後,嘴角露出一絲不易覺察的苦笑-----的確是不易覺察,至少坐在他對面的李襄屏絲毫沒有覺察。

    因為這個時候的李襄屏,他已經全身心投入到棋局中。

    時間來到了下午4點多鐘,也許是因為常浩發揮欠佳,也許是因為李襄屏今天狀態真的不錯,當然也可能因為這只是一盤圍甲比賽而已,導致常浩的取勝**沒有那麼強烈。

    當李襄屏落下全局第135手,常浩對著棋盤思索一會,然後含笑把棋枰一推:

    “這棋不行了,絕藝老大還是厲害啊......”

    在常浩九段認輸那一刻,李襄屏小的很開心,他是真的很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