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死八活 作品

第三八五章 意志的一手

    李襄屏一直認為:圍棋中所謂的“堅忍”之類,那絕逼就是一種非主流呀,屬於圍棋中那種比較稀缺的屬性。

    稀缺的原因當然不難理解,畢竟像圍棋這樣的遊戲-----

    不,甚至不僅僅是圍棋,大多數棋類遊戲都有一個共同屬性,那就是非常強調“爭先”,非常強調先手的。所謂“寧失數子,不失一先”,說的就是這意思了,並且這話不僅僅只適合圍棋,可能還適合其他很多棋類遊戲。

    正是因為稀缺,所以圍棋中的“堅忍”屬性就顯得有點另類了。

    這其中最典型的例子,那當然就是李襄屏今天的對手大李了。

    正是因為他常常在自己的圍棋中展現這樣一種屬性,因此儘管他悟性極高,儘管他曾經稱霸棋壇,但他還是常常被看做是圍棋界的另類。

    這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他的師傅老曹-----

    要知道老曹雖然被大李打得滿地找牙吧,但他從不認為大李是個天才,最起碼不是那種“正常”的圍棋天才,提起他這個讓他五味雜陳的弟子,他最多就是認為大李是那種比較“另類”的天才,是圍棋界一個比較特殊的存在。

    而在李襄屏眼中,如果把“堅忍”也看做是圍棋中一個流派的話,那大李其實還算正常的,並非這個流派的典型代表人物,這個流派的代表人物另有其人,而這個人,那應該是日本棋壇的名宿,當年一度和吳清源先生齊名的木谷實先生。

    木谷實先生到底有多“堅忍”?嗯,他當年曾經下過的一盤棋也許就很能說明問題。

    必須特別提一句的是,那盤棋並不算是什麼“歷史名局”,到了現在,李襄屏甚至都已經記不清木谷先生的對手到底是誰,並且在下那盤棋的時候,木谷先生也還年輕,他當時還只是五段,也就是剛剛和吳先生提出“新佈局革命”不久,因此那盤棋的整體質量並不算太高。

    然而儘管如此,在那盤整體質量並不算太高的棋局中,因為木谷先生在中盤階段的一手棋,讓那盤棋在整個圍棋史中擁有一席之地了,也讓“堅忍”這個名詞,成為木谷先生後半生的標籤。

    那麼這是一盤怎麼樣的棋呢?木谷先生當時下出了什麼樣的一步奇手呢?想要了解這個的話,那首先就要了解一下當時的背景:前面已經說到,在下那盤棋的時候,木谷先生還沉浸在“新佈局革命”當中呢,因此他當時的棋風和後來完全不同,那個時候的他非常熱衷於圍大模樣,用一些實驗性下法去強行圍大模樣,甚至毫不誇張的說,當時的木谷先生,那可能比他後來的弟子武宮正樹先生還要熱衷於大模樣。